济南有关的诗词和文章

1.与济南有关的诗词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杜甫
东藩住皂盖,北渚临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皇甫冉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孤烟远树动离心,
隔岸江流若千里。早年江海谢浮名,此路云山惬尔情。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离亭宴 张先
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更上玉楼西,归雁与、征帆共远。
阳关曲 苏轼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画堂春 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1《丑奴儿·千峰云起》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著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2 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浣溪沙 怀李彦深。
2.关于赞美济南的诗歌
济南的山(诗歌)
济南的山是你的山,而你
是树,长在自己的山上
自己和自己凝望,我却是
坡上攀登的人,你用枝条抖落了我衣服的灰尘
然后,我把影子存到了你的眼里
我想象的济南的山,有着
海阔天空、威勇无畏的身姿
季节把深情挂在你的脊背上,寒暑冷暖
一如长满眼睛的大地,亮堂地无边无际
。
风,会像感恩的孩子,摇起你的手臂,吻过你的脸颊
雨,会像滴落的目光,不时地滑落,浸湿了你的凝眸
我总是远远地看着
不想丈量与你的距离
不远吧,你的深情,我的温暖
当心里是盛开的春季,是你一直在握着我的手
穿梭而过的人群,熙熙攘攘,他们与你打着招呼
你的热情,是提前的夏季阳光
而这一切与我无关
我记住了你的一隅视线,躲在里面
是命中偶遇却不可离弃的荫凉
我看到了阳光下的星星
是共同热爱的表情
时间如同风筝一样徐徐远离掌心
我使劲地抓住,谁会想为找些理由为这走过的深情寄托长久的记忆
我们只是命中的巧遇,诉说真诚,相互依偎
然后背过身,我把影子淹没在你的树杆上
想像你把手臂搭过我肩膀的温暖
看吧,四月,已过去了很长一段
想吧,偶尔的沙尘还是盖不住风的美丽,没有云彩的蓝天有多清澈
你是从远古走来的骑士,带着卷帛的芳馨
时不时地站在了我的身后
你脚步有力,站在了岩石的缝隙里,不停地成长,等待石开而出的甘泉
洗落你年轮的皱纹
仰望头顶的天
济南的山是你的山,而你
是树,长在自己的山上
3.有关济南的诗词文赋
济南最早的诗人,并不属于三千年前的入选《诗经》的谭国大夫,而应是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民领袖大舜。
新石器晚期,国家形成之初,泰山周围的齐鲁大地是古东夷人的聚居地,生于诸冯(今诸城)的大舜在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耕田务农,然后他逐渐西迁,曾在雷泽(今菏泽)捕鱼,河滨(今豫西北黄河故道)制陶,终于在逄泽之阳(今河南开封市北)被尧帝选拔,又禅帝位于他。史传载舜母早亡,曾受继母的虐待,但仍然孝顺不改。
后来,他回到历山上扫墓,弹奏出一曲《思亲操》。“陟彼历山兮崔嵬……父母远兮吾将安归?”这首歌词,当记录在汉代的《琴操》一书中时,经琴师传习已有二千年了,因此其文词或许有传讹失真之处。
著名的《南风歌》也传说是大舜作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我民之愠兮。……”它虽然记录的时间比《思亲》约晚五百年,但是其风格也沾染了战国作品的影响。
但是儒家和墨家共同传习的《书经·皋陶谟》(后世区分成《皋陶谟》《益稷》两篇)内部记载了大舜和大臣们唱和的诗句,记录的时间最早,虽然只是两三句子,当是接近真实的情况的。大舜不仅是位诗人,还是我国最早的诗论的奠基者,在《书经·尧曲》中记载大舜对其典乐的大臣夔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从此“诗言志”三字被后世文学论著皆奉为圭臬,影响巨大。大舜的影响,在济南更有其众多的遗迹佳话。
“七十二名泉”最有名、最古老的当数舜泉,也就是传说他浚井时留下的舜井。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历山有舜祠,下有舜泉;到了唐代则明确定在今舜井街内;唐宋以来,许多诗人都题咏过舜泉,其中最有名的为欧阳修、苏辙等。
《水经注》还记载了趵突泉畔建有舜妃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为娥英河。《水经注》是北魏时代的著作,距今一千五百年以前,其所载的祠庙而命名的河名,起始当在秦汉时代或更早。
另外济南西关还有处“双女泉”,也是纪念大舜二妃的(晚清以后湮没)。关于历山,又名舜山,也是历史文人题咏的对象,最早当属北朝著名学者,《魏书》的著者魏收作的《舜山诗》。
上面提到的《琴操》,其著录者为东汉著名文人蔡邕。蔡氏外祖是泰山羊氏,他曾在泰山一带居留,因此此书多载济南泰山一带的歌词,可以代表济南诗风。
尤其是曹操曾任济南王,其子诗人曹植曾为东阿王(其墓地东阿)。而当时的东阿,其王宫所在部,现已划入平阴县。
曹植在此处的鱼山上得以接触印度文化,创制了新的诗体《鱼山明》(又名《鱼山梵》),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注重平仄律的开始。以曹氏父子为主导的“建安七子”,大部分人也出生于济南周围一带。
到了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济南,更是诗人荟萃之地,除了本地出生的崔融外,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国诗坛上辉煌的双星,都曾为济南的山水陶醉。李白游了鹊山湖、华不注,写下了神采飞扬的名篇;杜甫则与大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饮酒赋诗,写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传颂千古的佳句。
宋代以后,济南更是诗人辈出,如“诗歌女皇”李清照,相传她的故居在柳絮泉边,曾在《如梦令》一词中表现了溪亭泉的风光;那因抗金而投奔南宋的辛弃疾,相传他的故居则在历城甸柳一带。金元时期济南诞育了杜仁杰(长清人)、刘敏中(章丘)、张养浩(历城)这几位杰出的散曲家。
明代的成就更为辉煌,当时全国诗坛出现的“前七子”,济南的边贡,是其中的骨干人物。而成就更大的“后七子”,其领袖则是济南的李攀龙。
另外剧曲作家李开先(章丘)和诗文名家于慎行(东阿,今划归平阴)等也都以其或慷爽、或秀丽的诗篇写下了歌咏名泉的诗篇。 在清代,历城的王苹在诗坛以“王黄叶”闻名。
而一代诗坛领袖、神韵派大师王士谤(济南府新城人,其地今划归淄博市)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邀请海内的才子佳人雅会赋诗,他以《秋柳》四首七律为首唱。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一时期和作者包括顾炎武在内的学界泰斗等各地名流纷纷不绝。
与王氏同时的小说大家蒲松龄(济南府淄川县人,其地今划淄博市)也写下了著名的《趵突泉赋》。 泉城诞育了诗人,诗人也热爱名泉,他们不仅以生花妙笔题写了它,而且把自己的诗集也以泉水为名,李清照的诗集就叫《漱玉集》、边贡的诗文集则名为《华泉集》,而王苹的诗集则以《二十四泉草堂》寄托了他的情愫。
旅居济南的诗人,李杜以后,如宋代欧阳修写了《舜泉诗》;曾巩不仅建筑了历山堂以怀念大舜,更写了《金线泉》等诗;苏轼唱出了“济南春好雪初晴”的名句;苏辙则写下了《试茶泉》等吟咏济南风光的诗篇。尤其是杰出画家赵孟埃,他不仅给出了名垂千古的《鹊华秋色图》表现济南山水的传神大作,而且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形容趵突泉的壮丽景观。
泉城之美,不仅得到本地诗人的热爱,而且更使外地诗人恋眷。 选自2002-7-30期《济南时报》 ············· 再来: 《济南七十二泉诗》(历史版)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济南七十二泉诗》序晏 璧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
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
4.关于济南的诗词
1《丑奴儿·千峰云起》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著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2 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4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5.关于济南的诗词
1《丑奴儿·千峰云起》“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著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2 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3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4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6.老舍写过关于济南的文章有哪些
《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然后他还写了一堆关于济南四季的文章 老舍的“第二故乡”是古城济南,他把一个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了。
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然而,在老舍一生的散文里,他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 这实在是文学史上一个奇特而又奇妙的现象。
甭说与老舍自己比,就是与任何一位客居济南,甚或山东籍、济南籍的现代作家相比,也是并世并无第二人的。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恐怕只能说:济南与老舍天生有缘,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
这是一段一位现代著名作家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奇情奇缘。 一 老舍写济南,首先推出的一组散文,共七篇,总题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种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如梦如幻的中古老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推到读者面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这个济南“印象”,不仅酷似一幅写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颇像一幅印象派的现代油画。 老舍不仅写了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
为了凸现济南独有的魅力,扩展读者想象的空间,老舍不仅信手拈来瑞士、西湖与济南作对比,还不断请出伦敦、芙劳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岛等城市与济南相映衬、相参照,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幽远。 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济南,不能不写济南的山和水。 老舍似乎天生对山有一种由衷的亲近,对水有一种深切的景仰。
他的散文中对济南山水的描写,如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在“读”,是相看两不厌的“对话”,就难怪是那么鲜活,那么灵动,那么传神,那么富有人情味了。 请看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山的吧: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
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
(《春风》) --这是秋天济南的山。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一些印象(续六)》) --这是冬天济南的山。 “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面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的深吸一口气。
”“拐过礼堂,你看见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
一个绿海,山是那些高的绿浪。”(《非正式的公园》) --这是夏天济南的山 再请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水的: “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 ”(《一些印象(续四)》) --这是济南的秋水。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了来了。
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一些印象(续五)》) --这是济南的冬日之水。 试问,从古至今有哪一位文人雅士,能象老舍这样对济南的山水如此相熟、相亲、相知,而又写得这么富有诗意、这么触手可及的呢? 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它们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了! 然而,我们的老舍并未就此止笔。
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老舍对当时的这三大名胜似乎颇有微词,称它们: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专门的文字描写了它们。 除了。
7.关于济南的冬天要摘的散文和诗歌
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作者艺术匠心有三: 一、首尾呼应为多种文体采用的方法之一,作者为避免结尾使用标题的照录,作了标题主词与偏词位置的互换。
这一换,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赏析者的兴趣,有浅中匿深,平中藏奇之妙。 二、《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
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穴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 三、《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
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太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
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不同。“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
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8.形容济南的诗词
1.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环波亭》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岧峣枕北墙。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凫鹥聚散湖光净,鱼鳖噶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2. 《伯氏到济南寄诗颇言太守居有湖山之胜同韵和》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西来黄犬传佳句,知是陆机思陆云。
历下楼台追把酒,舅家宾客厌论文。山椒欲雨好云气,湖面逆风生水纹。
想得争棋飞鸟上,行人不见只听闻。 3.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 其一》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岩前有古桂,鳞甲森苍苍。
吹凉洗绿烟,永延清夜光。郄林既已荣,燕山亦已芳。
于今赠君去,愿挹秋天香。 4. 《初春济南作》 年代: 清 作者: 王士祯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5. 《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年代: 唐 作者: 崔国辅 西候情何极,南冠怨有馀。梁王虽好事,不察狱中书。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