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祭祀有关感慨诗词

1.春节回乡祭祖扫墓的诗句都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__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____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有关祭祀的诗词
1、一体君臣祭祀同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2、时致薄少助祭祀
唐
韩愈
《寄卢仝》
3、祭祀千千数
元
马钰
《苏幕遮 到莱州,复归宁海辞坟》
4、恭谨如同祭祀神
元
马钰
《战掉丑奴儿》
5、艺黍供祭祀
宋
陈与义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6、课耕供祭祀
近代
陈三立
《题余尧衢同年倦知山庐图》
7、无以供祭祀
宋
柴元彪
《和周凤隐止酒韵》
8、尝闻鼎以大祭祀
宋
晁说之
《庚子冬至祭鼎阁差充太祝致斋於内西廊待漏院》
9、多少陇头无祭祀
宋
陈藻
《辛巳岁晚上坟》
10、贪嗜牛羊邀祭祀
宋
李觏
《闵雨诗》
11、宁止吒祭祀
宋
李觏
《名男曰参鲁以时喻之》
12、如何纯祭祀
宋
释遵式
《改祭修斋决疑颂》
13、拜起共祭祀
宋
苏泂
《举子》
14、祖宗祭祀足依赖
宋
苏泂
《书怀》
15、新祠民祭祀
宋
魏野
《闻雷宣徽薨背敕葬归乡》
16、祭祀在宗枝
宋
张祁
《庐州诗》
17、白头躬祭祀
宋
张元干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18、山寺方同祭祀斋
宋
赵蕃
《次韵刘寺簿二首》
19、祭祀合奔走
宋
郑侠
《示女子》
3.关于春节的古诗词5首以上,并做赏析
我来吧:
1: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赏析:
这首诗歌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一个59岁的老翁慨叹时光转瞬即逝,转眼自己已经花甲之年的样子,在这样样一个除夕的夜晚,独自感慨的画面,令人唏嘘不已,也让我们联想到自己长了一岁,还没有大的成就的感伤;
2: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赏析:
这首诗歌讲的是一个守岁的人听到窗外的东风响起,除夕这一晚上把两个年头分开,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他起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祭祀尧舜禹这样的中国古典圣人,也表达了自己儒家思想,就是做一个讲究仁义礼智信的人。
叙事虽然平淡,但是平中见奇,令人耳目一新!
3: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赏析:
这首诗也是一个老人的感慨万端的话,说的是自己老了,怕冷又是害怕老去但是他更担心的是国家遭受外族入侵,还没有平定叛乱,真可谓是忧国忧民的老先生,令人敬佩不已!
4: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最经典的一首,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千家万户喜迎新春的热闹场景,至今仍是经典当中的经典!
5: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作者采用书简拜年的方式令人感叹现在的人之中是形式,忽视了拜年的内涵,给我们以很大启示。
4.春节幸福感慨万千诗句
春节即将来临了,各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抢购年货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到了商场,五花八门的年货在货架上堆成了山,各种各样的衣服很快就被抢购光了,还有许许多多物美价廉、大大小小的年货和礼物都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爸爸妈妈们带着“小天使”们在商场里狂购,原本已看好的衣物,又被另一件吸引了过去,只要是看好的货物,马上买下,生怕货物供应不上。再看看糖果区那边,人山人海,宾客如云,糖果才刚刚摆上货架,一眨眼的功夫,所剩的寥寥无几,使得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的往糖果区搬东西,放东西,人们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啊。我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忙忙地挑东西:饼干、糖果、水果、鞭炮、烟花……
“哈哈哈哈……”这是哪来的笑声?扭头望望,是蔬菜区那边传来的,走近一看,他们在那里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原来是两个阔别已久的好朋友在这里碰巧相遇了,正好叙叙旧。
终于到了除夕夜,各家各户都关门关窗,打开电视,在这暖意洋洋、温馨的家里和至亲至爱的家人们一起期待着猴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期待着春晚上那锣鼓喧天的场面、猴吟虎啸的歌声和幽默风趣的小品。此时此刻,我也和爸爸妈妈在夜深人静的厂里,边惬意地吃着狂购回来的食物,边满怀期待的等候着除夕必看的春晚。“到了,到了!到春晚了!”这句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喊出来的。
春晚开始了,几个CCTV的著名主持人不期而遇,各种精妙绝伦、扣人心弦的节目更是赢得了台下观众乃至全国观众如雷贯耳的掌声。
春晚还有许多让你赞不绝口的节目,但再好看的节目也比不过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当!”中国人翘首期盼的重要时刻终于到来了,顿时,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太美了!太美了!引信燃到尽头,顿时金花四射,就像五颜六色,闪着金光的鲜花,在空中绽放,整片天空如天女散花般绚丽夺目。
这钟声的敲响表示着羊年已经过去,这炫彩的烟花宣告着猴年的到来,新的一年开始了!
5.关于祭祀的诗句
悼亡诗 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室人诗 江淹 佳人永暮矣,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悼室人诗 江淹 适见叶萧条,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守叹谁能慰。
6.关于过年思念亲人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7.春节回乡祭祖扫墓的诗句都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____白居易《清明夜》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__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____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8.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古诗
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关于春节的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