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有关的诗词

1.含有‘纱’字 的古文诗词···多多益善··谢谢··
找了很久发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发现诗词中带"纱"的似乎很少,去翻了翻唐宋词,里面也大都是:
"香雾薄 帘幕透" "真珠帘卷玉楼空"之类.古诗词中好像都喜用"帘"幕""帐"这类字眼,很少用纱的.据说纱是五代吴国时期就有的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诗词里"纱"字出现的少,我自己倒觉得纱字更加朦胧美感更强些.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那句: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以及宝玉行酒时的红豆词: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一句对联: 窗纱绿透虫声暖,鸳帐红柔燕影娇.
还有: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王维: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
苏轼: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宋.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纱.
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就目前看的话 纱字的古诗词似乎也只是作为"窗纱"或者与西施有关的"浣纱"出现的.
也许我才疏学浅,暂且只知道这些,希望楼主能找到满意答复.也希望一起探讨~呵呵
王维的 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2.关于菱纱的诗词.
菱纱 翩翩
执手看歌敲金钗
笑语落珠明眸睐
忽然蝴蝶春风满
焉教冷镜瘦朱颜
详解: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叫冷镜瘦朱颜;
按照我的个人观点来看, ‘执手看歌敲金钗’讲的是菱纱已往的生活,
'笑语落珠明眸睐'我觉得是遇见天河后,她逐渐有了感情(不是说菱纱以前没有感情……),有了喜怒哀乐,渐渐明白了爱一个人的辛酸与甘甜;
'忽然蝴蝶春风满'个人感觉是当菱纱慢慢咀嚼着爱的苦辣酸甜时,却发现自己阳寿不长,好日子已经到头(春风满)
'焉叫冷镜瘦朱颜'菱纱成为望舒的宿主,即将远离人事的时候,宿命难为,只有抢忍悲伤,漫漫消逝生命……
知道蝴蝶吗?虽短短一生寿命,却能尝尽各种人生之味,却能在快乐烂漫中渐渐消逝生命,正如菱纱,虽如蝴蝶般光鲜艳丽,却可以默默的忍受人生的百种滋味,何不令人深深回味?
3.关于兰的诗句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清高不流于俗。)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赞美兰花。)
兰花 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表达诗人本身怀才,但显得高远。)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表达诗人志向清高远大。)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表达诗人的清高。)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4.关于离别的诗句
(供作文用)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关于袅袅的诗句
1、香烟袅袅绕经楼
明
唐寅
《我爱秋香》
2、袅袅东风蝶试衣
明
唵囕香公
《西湖》
3、碧烟袅袅古花文
明
唵囕香公
《峡山晓起》
4、袅袅城边柳
明
陈言
《折杨柳》
5、香泽微闻尘袅袅
明
程嘉燧
《十月十日汪九飒哉宅中闻歌作》
6、土枭飞来树袅袅
明
楚石梵琦
《北邙行》
7、袅袅凉风望洞庭
明
道原法师
《秋兴》
8、袅袅缠青萝
明
丰坊
《杂诗》
9、袅袅白门前
明
冯梦祯
《赋得杨柳可藏乌》
10、袅袅花气芬中庭
明
冯惟敏
《上巳日作时落第客京师》
11、数声袅袅复呜呜
明
高启
《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
12、袅袅凉风生
明
高启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
13、袅袅度清曲
明
顾衡
《芝云堂分韵 得玉字》
14、当户碧云晴袅袅
明
郭登
《竹轩为阮公振赋》
15、东风袅袅拂朱阑
明
杭济
《次韵杨柳枝词》
16、哀音袅袅出重帏
明
何良俊
《乙卯八月余觞客青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
17、春烟袅袅雨蒙蒙
明
黄姬水
《赋得长干柳》
18、东风袅袅泛鸥波
明
蓝智
《宿开建江上怀闽中故人》
19、手中墨竹风袅袅
明
李东阳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20、曲槛蔷薇袅袅新
明
李蓘
《代美人春怨》
21、袅袅驰白天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22、醉叩玉盘歌袅袅
唐
赵嘏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23、青萝袅袅挂烟树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24、风袅袅兮木纷纷
唐
卢照邻
《狱中学骚体》
25、袅袅穿云衢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并序》
26、客愁长袅袅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
27、袅袅垂柳风
唐
杜牧
《村行》
28、红蕖袅袅秋烟里
唐
杨玉环
《赠张云容舞》
29、潭上江边袅袅垂
唐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30、袅袅秋风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