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礼记中有关言的古诗词

礼记中有关言的古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5-29 19:10:34 阅读: 次

礼记中有关言的古诗词

1.关于礼记的诗句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2.关于礼记的诗句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奥维:《名人名言录》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3.有没有5言~7言的有关礼仪的古诗

没有,只见有四言的,诗经里很多

《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

《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 尊敬师长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

《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

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

《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

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4.关于留言的名言或诗句

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 重 义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尚 勇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

——《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好 学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

5.有关于“言”和“行”的诗句、成语、故事、俗语

诗句: 言行相顾 诗人:吴叔达 朝代:唐 圣人垂政教,万古请常传。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

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 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

千里犹能应,何云迩者焉。 名言: ●言行者,立身之基。

《资治通鉴?陈纪》 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履信》 诚信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立身,言行为大。

宋?张??《顾斋铭》 人要树立己身,最重要的是言论和行为。 ●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后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之方动者。

《后汉书?丁鸿传》 立言:指著书立说。 立行:指树立德行。

君子著书立说,不是随便地显示他的道理,是用来流传给后世将要觉悟的人;对立德行,不是独自修养品德,是用来给后世将要行动的人作榜样。 ●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平居时能够为人师表,显达时能够为国家示范。 ●君子动而为天下道,行而为天下法,言而为天下则。

《礼记?中庸》 君子举动成为天下人遵循的道,其行为都为天下人效法,其言语为天下人的准则。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则:模范。 范:榜样。

言论是士人的准则,行动是世人的榜样。 ●行为人之师表。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 行为品行上要做别人学习的榜样。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唐?韩愈《进学解》 说话成为经典,行为为人效法。 ●君子从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咸传?家人》 有德行的人说话要有内容,行动要持之以恒。 ●言有物,而行有格。

《礼记?缁衣》 说话有具体的内容,行为有一定的准则。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说话一定有根据,行动一定有法度。 ●从心所欲,顺理而行。

《庄子?养生主》 按照自己想法去做,顺应事物的规律去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明?吕坤《呻吟语?识见》 任己意:任随自己的意愿,不守约束。 悉人之情:了解别人的情况。

任己见:听凭自己的主观意见。 悉事之理:了解事物发展的道理。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论语?公冶长》 知:通“智”,聪明,明智。

谓国家政治清明时便显得聪明;在国家统治黑暗时便装变得愚笨。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邦:诸侯封国。危:正。

孙(xùn):通逊,谦逊。国家政治清明,言语要正直,行为也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要正直,言语却要谨慎。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下》 得志:能够施展抱负才能。

与民由之:跟老百姓一起服从当时社会的制约。 独行其道:自己独个进行品德修养的锻炼。

●尽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系辞下》 尽蠖(huò):蛾的幼虫,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

蛰: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尺蠖屈起身子,是为了求得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

●以屈为伸,藏巧于拙。 明?洪自诚《菜根谭》 暂时的屈曲是为了伸直,把机巧藏在笨拙处。

●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惟圣人能行之。 唐?马总《意林?太公六韬》 屈:此指屈居。

伸:此指高居。 杰出的人物能屈曲又能伸展。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宋?邵雍《伊川击壤?代书寄前洛阳薄陆刚叔秘校》 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只有有才德的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得意时施展才干的是大丈夫。

●大丈夫能屈能伸。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6回 能屈能伸:在失意时能暂且忍耐,在得意时能充分施展本领。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宋?林逋《省心录》 能委屈自己的人,善于与众人相处,逞能好胜的人,一定会有人跟他过不去。

●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 动: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静:静止,不动。 屈:弯曲。

伸:展开。 事物只有经常改变动静屈伸的状态,才能适应环境。

比喻人要根据环境变化采取不同措施。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旧唐书?孙思邈传》 胆大:有胆量,果断。 心小:小心谨慎。

智圆:考虑问题灵活。 行方:行为正直。

做事要大胆、心细、灵活、正直。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唐?李泌《咏方圆动静》 行义:坚持道义。 用智:适用计谋。

●方其中,圆其外。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再说车敦勉用和书》 比喻做人内里要方正,对外要灵活。

●弱能制刚,柔能制强。 《后汉书?臧官列传》 制:克制、制服。

有时弱小可以制服刚强,柔和可以制服强大。 ●天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第43章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 ●刚者折,柔者卷。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 折:折断。 卷:卷曲。

●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汉?刘向《说苑》 舌头能保存,难道不是由于它柔软吗?牙齿失掉,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黄金太硬了也会折断,而水确靠柔和得以保全。

6.请问《礼记名言有哪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如果对你有用 请点好评 多谢。

本文标题:礼记中有关言的古诗词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其他美文推荐:《中秋》
其他美文推荐:春风十里总关情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