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31 23:56:57 阅读: 次

我想去西北戈壁看苍凉悲壮的落日,想去威尼斯划过纵横交错的水路,想去塞纳河畔体会法国的文艺气息。我甚至想遁迹于远方烟雨濛濛的青山,与花鸟共乐,与鱼兽作伴。纵使“草盛豆苗稀”的生活也许会贫困、艰苦,但至少我能够无所忧无所虑地徜徉在一片青山绿水中,胜过在平凡无奇的俗世中庸碌一辈子,湮没于人海中。
我试图为生活加上诗意化的滤镜,过滤掉一切世俗的繁杂琐碎,却始终无法摆脱俗世的束缚,最终不了了之。我掉入命运设下的陷阱,望着头顶璀璨的星空,却被身下的泥沙吞噬,越是努力挣扎,陷得就越深。
这陷阱太阴险,这谎言太嚣张,这仇恨太深,这恶意太毒。无边无际的泥沙呀,你为何要给我希望,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我吞进你的血盆大口?我曾经见过的生命,竟没有一个能够活着逃离这弥天大谎。他们中有的甘于庸碌,任世俗的圆滑将自己包裹;他们中有的仰望星空,却被暗流涌动的泥浆限制住四肢,纵使有些人脱离苦海上了彼岸,最终才发现自己除了满身的烂泥之外毫无所获。
挣扎。无果。
活在这忙碌、庸俗的世上,我慢慢,慢慢地意识到,所谓人生,不过是一方泥潭。我们都在里面摸爬滚打,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城堡,却不知这是上帝开的玩笑。自甘堕落者,与泥沙为伍;胸怀大志者,耗尽体力,亦难逃沉没的悲剧。一切都是个死循环,一切都是个局。
---
不对,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错,我总是不甘心。
生活绝不会如此黑暗,若真如此,那又何来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豪放洒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达观?我对生活下了个这么悲观的定义,是身心俱疲的消沉态度,还是对自身无能的自我安慰?
迷惘。思考。
曾在一个听风的无眠之夜翻开《月亮与六便士》,轻描淡写的文字却句句扎心,在我心里渲染开一片血色的苍凉,一片浓稠的思绪。斯特里克兰的出走固然是其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他也获得了一直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可他真的得到了绝对的自由吗?其实也不尽然,他只是在世俗和艺术中达到了某种精妙的平衡,不仅维持了心脏的持续搏动,也维持了心灵的自由驰骋。
斯特里克兰和陶渊明一样,他们没有飞入太空驶向群星,只是暂时爬出泥潭,踩实脚下松软的土地,时不时地仰望头顶的繁星。
人生在世,是摆脱不了尘俗的纠缠的。万物就在这造物主框定的范围内,按照规定好的路线生长、消逝。就连《逍遥游》中的大鹏也无法自由飞翔,只得借助六月的大风迁徙到南冥。而我们只是平凡人,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又何必固执地挣脱这枷锁?为了不存在的诗意而舍弃尘世的生命,无异于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陶夫子一样躬耕足下的土地,无谓束缚亦或解脱,偶尔燃一尺素香,阅半卷诗书,在闲暇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活在这忙碌、庸俗的世上,我慢慢,慢慢地意识到,所谓人生,不过是一方泥潭。人人都仰望头顶浩瀚的星空,在泥浆里摸爬滚打,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城堡,殊不知这是上帝设下的圈套。繁星可望而不可即,看时觉其绚烂多姿,令人神往;靠近时又觉其炽热烫手。完全的诗意与自由只是我脑海里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最好的自我救赎的方式,就是学会与世俗为伴,好好活着,偶尔追求精神的享受,让饥饿的心,不再空荡。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