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忙碌人生的诗与远方

文 | 吴丽珊
我去散步时,看到她站在一辆黑色房车旁,兴奋地向旁人介绍房车的构造。车门大敞,里面灯光柔柔。
在我的印象中,房车是有钱加有闲的代名词。也曾梦想,开着房车周游世界,想走就走,想歇,就在车里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或做顿可口饭菜,驱散疲劳,补充能量,多惬意呀。
眼前的房车,让我有点小激动。
“什么时候买的?”
“半年多了,春节期间,还开着它去了东江湖和云南哩。”
她热情邀我上车参观。驾驶室后,一张淡蓝色的方桌,配着同色的四把椅子。一帘之隔,是张大床。桌的对面,顺着车壁,依次是冰箱、洗手盆、卫生间。她告诉我,车内空调、冰箱等用电,均来自车顶的太阳能。做饭的灶台,在车外。但她还买了个做饭机器人,可以在车内无油烟做饭。大床下面是宽大的后备箱,放着她老公的全套钓具。
车窗上挂着柔曼的窗帘,舒适温馨。
她在我们小区的侧门开一小店,这里不临街,不临主马路,不算黄金地段。开店之初,她的和周围的店子,生意寥寥。不久就有人忍受不了萧条,落荒而逃,转让店面。蝴蝶效应,周边的店,隔三差五就“城头变幻大王旗”,只有她坚守着。坚守中,她找到了商机。小区侧门外,是大片棚户区,租给了进城打工还没站稳脚跟的农民,他们对日常用品,需求量大,档次低。
她调整经营方向,卖起了低端衣服和日用品。那些年,我每天5点20分去晨跑。天还没亮,周围店铺大门紧闭,只有她和早餐店忙碌着。她的店面不大,很多商品堆在店外。晚上货物收进店后,那些堆货物的墩子、架子,便用帆布围住。早起,撤围挡,摆货物。
我很奇怪,那么早,谁会来买东西?
还真有。跑步归来,便看到已有客人光顾。建筑工地的工人上班就是早,他们赶在上工之前,买副线手套,换双胶布鞋,然后在早餐店买几个包子,边吃边去上工。
晚上,小店更忙碌,试衣服试鞋的,买被子凉席的,人头攒动挤拢不开。
不到三年,她的小店,便由一个门面,变成两个门面,然后三个门面。
正当生意红火人气旺盛时,这一片棚户区改造。一夜之间,农民工消失了,她的店门前冷落,无人问津。
懵了的她,沉寂了一两个月后,慢慢缓过神来,接了几个平台的业务,转做线上生意。她坐店接单,老公上门送货。实体店同步经营,价格与平台一致。慢慢地,生意又风生水起。
她的家在店上面一楼,店的屋顶,是她家露台。热爱花草的她,早把露台打造成了花园。我常驻足楼下,欣赏花园里造型别致的花架,爬满花架的灼灼蔷薇,欣赏围着花园的精致栅栏,伸出栏外的四时不同的艳艳花朵。她说,她80多岁的老母,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到园子里转转,坐坐。
我问她,这么忙,哪有时间侍弄花草。她说:“我喜欢呀,便能挤出时间。”
“我喜欢”,真好,“喜欢”可抵岁月长,“喜欢”可抵生活忙。
记得那次,她在朋友圈晒一家人河边休闲,支着帐篷、摆着桌椅,温馨自在。我喜欢那样的氛围,更喜欢那帐篷和桌椅,便去问她怎么淘的。她说:“我喜欢,自然就会多留意。”她还告诉我,不管生意多忙或多衰,每周日下午,都给自己放假,携全家周边游。为了让老母玩得更舒服,累了可坐可睡,装备自然要齐一些。
看着装备齐全的房车,我说:“有了房车,出游更方便了吧。”
“那自然,现在出游,一车足矣。选一处幽静处,钓钓鱼散散步,晒晒太阳吹吹风,看满眼碧绿,听虫鸟欢鸣,愉悦身心,放逐思绪。”
“你好会享受呀!”我不由得感叹。
“我喜欢呀!”她有着小小的得意。
是呀,凭着“喜欢”,在万丈红尘中,她不苟且于日常的忙碌,挤出空隙,养花种草,打造诗意的花园;她不忘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开上房车,驶向心中的远方。
人生难免不忙碌,携一份“喜欢”,便能活出自己的诗与远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