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日子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31 20:07:29 阅读: 次

“怎么不行?只是回家、三舅?这两个字眼……”我琢磨着“找你说点事”这句话的后续余味。三舅当年是村里的会计,也因为穷才逃出了村子去城里做买卖。
“他找我能有啥事?”带着这个疑问坐上高铁,第一次感受到超级速度带来的惬意。坐在列车上,爱人望着车窗外飞速闪过的风景自言自语:“咱家终于通高铁了,这些年坐那种火车回家,我们遭了多少罪?”我无言以对。
转眼间就进了家乡的小站,出站口,三舅笑吟吟地迎住我俩:“小子,这下回家痛快了吧?过去坐火车得磨蹭一天,现在就一个小时,有啥感觉?”
“三舅,就你自己来接的?”爱人敢和三舅调皮。
“啥意思,是不是感觉我自己来人来少了?难不成还得弄一帮子人搞个欢迎仪式?”三舅的好开玩笑也全村皆知。
坐进三舅的车,一溜烟地跑到了村口停下,车窗里,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放大。“这?是我们的小村吗?”
村口的桥头,兀立着一幢青砖灰瓦的高大牌楼,“欢迎来到八角堡村”一条横幅醒目地告诉我:“没错!这就是我的小村。”
顺路走,三舅手搭着我的肩头说:“小子,有点看怔了吧。不信你再往里走走,准会吓你一跳。”
---
这条街我岂能不熟?那些粗粗细细的槐树、杨树和柳树在我的记忆永远茂盛着。村口的第一家是刘大爷家,他们家门口的老槐树据说有八十多岁了,比他的岁数还大,也是我们村的一个标志或者象征。这棵老树今天看起来更加的精神葱郁,昂首挺立,像在特意欢迎我一样。这条街我怎么又突然如此陌生?没有了土,没有了泥泞,全部铺上了柏油,虽说没有省城的宽阔,却比省城的显得幽静古朴。路两侧不见了家家户户的柴火垛和粪堆,而多了花坛和成排的路灯,早种的花有的刚刚打了骨朵,有的正迎风绽放。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下熠熠闪光,细细的灯杆上还挂着红色的灯笼。一家家临街的围墙不再是各自残缺,而连成一体,彻成统一的半透明青砖花墙。临街的房屋也完全改造成了仿古样式,掩映在绿荫之中,有一点江南园林的味道。高高的影壁上描着几个大大的红字: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我目不暇接的挨家辨认着:“这是吴婶家,猪圈不见了,多了几栋塑料大棚;这是李叔家,那棵杏树又结了不少的杏;边上这是孙二大爷家,哇!院里还停着一辆轿车……”爱人的眼睛比我瞪得还大,一脸疑惑地左找右看。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