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人做大事过年都会用碓臼舂米、打糍粑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31 11:06:35 阅读: 次

那时经常听父母说:“小孩盼过年,大人心忧钱。”的确如父母所言,我们小孩天天盼望过年。
冬日里,放寒假了,没过几日,发现各家各户的女人忙起来了。东家婶婶在晒红薯片,西家婆婆开始炸爆米花,上村妇女忙磨粉,下村媳妇忙扯布制新衣,你家打豆腐,我家舂糯米……年味在妇女们的手里散播开来,开始淡淡的。后来王婶说:“要过年了!”王舅婆说:“在准备年货啦!”邻家小妈吆喝着:“大嫂,明天我们一起做粑粑啊!”年味在女人们的张罗寒暄声里浓郁起来。我是一家老大,随时听候母亲的差遣,帮她准备过年事宜。而且我知道只要我听话,过年母亲会给我做新衣裳。
那时,家贫,我最盼望过年能穿新衣。腊月一进,我便眼巴巴地盼望母亲去镇上扯新布。终于母亲要去镇上扯新布买糖果了,那一天我便在家里好好带弟弟妹妹,乖乖做好家务,美美地等着母亲归来。傍晚时分,母亲和一群大人回来,我们几个便一起围着母亲,弟弟妹妹看吃的去,我便问母亲买新布没?见母亲从布包里拿出一叠新布,有格子尼的,我便满心欢喜:那可是当时最流行的布料啊,我终于可以穿一件格子尼衣服了。我那颗欢呼雀跃的心仿佛要冲天而上了。“妈,让姑姑给我们做新衣吧?”我立刻央求母亲,母亲大概知道我这爱美的心,随口就答应了:“明天就请你姑给你们做。”我家姑姑会缝纫,我们过年的衣服大抵都是姑姑缝的。家里也有缝纫机,妈妈第二天便叫来姑姑,量体裁衣,我们乖乖地让她们量身高,然后站在旁边看他们裁剪。姑姑和母亲商量着怎么裁剪不浪费,哪怕是一片边角布料,母亲都得考虑。剪裁好布料,就开始缝纫。姑姑坐在凳子上,有规律的上下踩着缝纫机的脚踏板,双手拿着裁剪好的布块,慢慢地沿着针尖来回转动,“札札……”缝纫机的声音不停地响着。这“札札”的机杼声满屋子飞扬着,仿佛腊月里最美妙的歌声,欢乐着孩童的心灵。我守在旁边,恨不得马上穿上新衣。终于缝好了,姑姑高兴地说:“快来试试。”我便脱下旧衣服,伸开双臂熟练地套进去,然后跑到穿衣镜前,“嗯,真好看!”姑姑赞叹着,母亲笑眯眯的,我对着镜子转来转去,舍不得脱下来,但衣服只除夕夜才能穿。我很不情愿地脱下衣服给母亲,母亲用熨斗把衣服烫好,放进橱柜里锁着。我于是就天天盼望除夕的到来。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还有更多的快乐在前方。
除夕前几日,家里备年货的步伐加快了,宰年猪,做年糕、粑粑、豆腐,炸麻花、丸子等都在这些天里开始了。杀年猪是大人们的事,我有点怕,杀猪时,猪的惨叫耳不忍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让女孩目不忍睹。我最喜欢做吃的。要做粑粑了,母亲先带上我一起去碓臼舂米。也许你不知道碓臼为何物?我给你描述描述。碓臼由碓窝和碓锥两部分组成,碓窝是在一块方形的大青石中间由石匠雕凿出的一个圆窝,深约40厘米,上粗下细,非常光滑,整个造型仿佛一个石制的窝窝头,碓窝嵌在地上,与地面持平。碓锥是由一块长形青石所制,成锥形,长度超过碓窝的深度,也是上粗下细,下端非常光滑,但整个要比碓窝小一圈,为的是舂东西时不碰手。碓锥穿插在一根长方形的木头一端,稳稳固定住,长方形木头另一头固定在一个横着的木头卡槽里,三者形成一体,仿佛一个跷跷板,只不过这个跷跷板一端是石头锥柱,另一端是空的,等着人来踩踏。人们充分结合力学杠杆原理,将木头卡槽靠近人踩踏的一端。舂米时,人们站在方形木头尾端踩一下,放一下,碓锥就上下运动,不断地舂碓窝里的米,慢慢的,米就被舂细了。我们村里人做大事过年都会用碓臼舂米、打糍粑。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