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以后,你要知道的几点人生真相

一个月的时间,恍若隔世。
12月7日之前,奥密克戎,还是人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大疫”,不幸感染的人战战兢兢,甚至有一种羞耻感,害怕被他人当成“毒源”或异类。
突然地放开后,让奥密克戎降了级,它如此近距离地飞舞在我周遭的空气里,渗透进朋友圈的日常中。
感染之前,奥密克戎是一个学术名词、抽象概念,它仅存在于防疫政策、新闻事件和专家观点中。
感染之后,它是身体一连串的异常感知,真实发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大火收汁、无麻开颅、刀片割喉、镰刀斩腰……
不只生理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恐惧、孤独、悲观。
经历这一切之后,对比曾经的恐惧和悲观,渐渐地感悟到很多我们之前不曾了悟的人生真相。
在不确定的时代,请置顶你的抗风险能力。
疫情发展到今天,网上关于“清零”和“躺平”的争论似乎还没有停止。
可现实是,奥密克戎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除非全社会静止,否则根本就防不住。
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没有办法做到两全。就像有些病,如果一直保守治疗,短期不会出事,但长期看也不可能康复。虽说做手术会冒一些风险,但手术之后就有可能康复。
你选择哪一种?
抗疫三年,每一个个体都是苦苦支撑。
行业不景气,工作说没就没;生意不好做,收入越来越低。每天一睁眼,不是为钱发愁,就是为未来担忧。
身在底层的人经济上山穷水尽、无以为继,所以这个群体无比渴望放开;而工作稳定、经济上暂时无忧的人,看到的是身边的病患呈几何级裂变,特别是那些没有捱过这个冬天的老人,所以有人说“坚持清零才是对的”。
虽然我们同处一个世界,但是关注点不一样,观点也就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当前局势下,争论对错已没有意义。
再怎么争论、怨天尤人,依旧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运行,我们能改变的永远只有自己。
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长期病号,那么在疫情之下要尽力做好预案和防护;如果经济面临危机、生活难以为继,那就要开源节流、未雨绸缪,寻找新的收入增长方式,切勿坐以待毙。
在后疫情时代的日子里,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手里有余钱,家中有存粮,任凭风云变幻,你我都能活得体面且从容。
人生无常,别被顺逆起落所困扰。
这两年,网上流行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人生的常态恰恰是无常,疫情带来的变数有很多。多少人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病例、封控打乱了节奏。工作和事业,经常被从天而降的问题搅局,每每这时候,内心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无常。
突发状况和意外打击是疫情三年的常态,就如同缺憾和无常是人世间的常态,从不因人而改变。
不能改变,那就坦然接受,处事淡然,遇事泰然。
当我们明白了世事总有反复、人生总是无常,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慌张,逆境不悲,顺境不喜,坦然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不慌不忙地自我沉淀。
人生会有苦,也会有甜;它不会一直好着,也不会一直坏下去。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当我们真正领悟了人生如梦、富贵如烟,才能看遍世事,不被人生的顺逆起落所困扰,才能丢掉包袱,心无旁骛地向前。
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年,腰缠万贯也好,穷困潦倒也罢,都是过眼云烟,钱再重要,也要有命来耗。
前些日子,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感慨:
不要炫耀你的钱,等你到了医院,钱都不值钱;
不要炫耀你的工作,等你倒下,会很快有人取代你;
不要炫耀你的资产和房子,等你离开了,拥有它的人你都不知道是谁;
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
作息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别再为了金钱和物质,去熬夜;别再为了所谓的交际,参加那些无效社交。熬夜与推杯换盏,只会消耗你的身体和健康。
珍惜你的另一半。
婚姻最大的意义,是在平凡无奇的日子里能有人作伴儿,是在灾难来临时能够相互扶持、彼此依靠。
你的另一半,在平淡如水的岁月里,可能偶尔会让你感到烦恼和麻烦,但在灾难和病痛来临时,却是免于孤独、远离恐惧的定心丸。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小故事:
一个在外地工作的男人,突然阳了,高烧不断。妻子把退烧药夹在几包茶叶里,迅速邮寄给男人。
男人收到包裹后,说:“已经退烧了,茶也喝了,味道不错。”
是啊,在最苦的时候,家人会很着急,也会想尽办法帮助。
不管我们走多远、赚多少钱、有了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最好的归宿,就是小小的家。若是当我们奋斗大半生,最后发现家没了,那才是悲哀,才是一生无法治愈的痛。
渴望爱与被爱的安全感,是人类终极的归宿。
疫情结束了,请一定好好珍惜愿意同你度过余生的另一半,好好爱你的孩子。毕竟一起捱过疫情的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互相扶持、团结一致才是立身之本。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它是来自于人性深处的情感,是人类之爱的情感。
或许,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力量和精神,让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由于它的存在,也可以再撑一撑。
放开之后的这段时间,好像听到最多的是骂声。
有骂躺平派误国误民的,有骂专家前后言论不一的,甚至还有此专家跳出来攻击彼专家的……弄得众人啼笑皆非。
三年前,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我们民族靠的就是团结一致往前看的精神,才走过了疫情三年每一个坎儿。
三年后,疫情仍在席卷中国每一个角落,一个民族还需要继续求同存异,继续团结一致往前看,才能早日彻底走出疫情的阴霾。
这几天,很多城市已经度过了感染的高峰期,街道上的车流、人流已经开始恢复。全国各地的感染高峰期会有先后,但一旦度过那个临界点,情况就会开始好转。
这个时候,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网络大V”,可以多想想春暖花开的日子,多想想社会恢复正常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无休止的互撕和争论,不仅损耗个人元气,也对国家和社会无益。
疫情之下,我们都是蝴蝶翅膀上那粒灰尘,被龙卷风裹挟得晕头转向。
三年防疫,一朝放开,无论是国家还是普通个体,都承受了太多。
所以,熬到风停,要记得相互扶持。
如今,我们终于站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路口,虽说跨过去有阵痛、有代价,但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今日用典
【用典】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
【释义】
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赏析】
“新冠”刚来的那个冬天,是个暖冬,于是大家想着暖冬不长,疫情很快会过去。不料,连续两年的严寒让人们感悟了人生的真谛。好在,今年的冬天暖冬再次来袭,还给我们带来了春暖花开的喜讯,让人们看到了不远处的胜利曙光。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