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大全 >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的读后感10篇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的读后感10篇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9-26 19:38:08 阅读: 次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的读后感10篇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是一本由[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一):这是一枚可爱的老头

  很久很久没有读英文著作的中译本了,因为译者的翻译水平直接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所以目前我读的书都是中文著作或者英文原著。这次读英文书的中译本,是因为,这本书是我的大学室友翻译的!当然要买来拜读一下。原本是想感受一下室友的翻译,但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宝藏:美国作家Kurt Vonnegut。

  Vonnegut真是一个又有才华又幽默又善良又智慧的老头子。他的说话风格和生活态度让我联想到写《麦田里的守望者》的Salinger。他们两个都是出自犹太家庭,都参加过二战,战争的经历对他们的影响都能体现在作品当中,那种犀利的不羁的语言,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漠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都很接近,而且他们的文学作品都遭受过社会的非议。但不一样的是Salinger过于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大众对他的误解较深,而Vonnegut因为要承担抚养一个大家庭的责任所以经历过普通工薪阶层辛苦的生活,他对美国的国情和人民的生活有深刻的思考,他用文字将这些思考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当中,引起普遍大众的共鸣和认可,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没有Salinger高,但在美国国内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曾经被称为“在世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之一”。

  读完Vonnegut的这本访谈集,我打算买他最出名的那本“Slaughterhouse Five”来读一读,让我真正感受一下他的“黑色幽默、讽刺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最后手动笔芯我的室友锅,翻译得好赞!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二):摘一些

  冯内古特:热爱生命的人喜欢爬山、徒手攀岩,或是投身各类伟大的冒险,他们露着牙,对,激动地咬着牙去爱牛排、爱女人、爱威士忌,爱所有这一切。我每当看到这种人,不禁生出些警觉,因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伪善的一种症状——一个假装热爱生命的人其实会用力过猛,就像有什么要隐瞒。 冯内古特:推荐语都是胡扯,谁看推荐语谁是疯子。卡尔文·特里林说:“应该要求写推荐语的人把与作者的关系直接写在封面上。” 海勒:不得不说,对我来讲,这样通常出不了好文学。详细描写性交动作或是所谓性感受的小说对我来说没有意思。就像描述地铁列车的声响。有些人能办到,年轻作家很喜欢那一类描述。但是他们完成的时候,所做的一切就是描绘了一辆地铁列车进站或出站时发出的噪声。那是小说的神圣使命吗?让读者相信你的作品非常写实?我不这么看。 冯内古特:人类显然不是好东西,难道整个宇宙该被我们传染吗? 冯内古特:240毫米榴弹炮是当时最庞大的移动式陆战武器。这种武器有六大组块,每块由履带拖拉机颠簸地载着。收到开火命令,我们先要把大炮组装起来。这根本就是发明现场。我们用升降机和千斤顶把一个组块叠在另一个组块上面。炮弹本身就有大概二十四厘米长的直径,二百七十多斤重。我们建了一条迷你火车铁轨,把炮弹从地面沿斜坡运到约两米半高的后膛。炮闩就跟印第安纳州珀鲁存贷款协会保险库的大门一样。

  我们把炮弹装好,然后扔进去一包包反应迟缓的炸药。感觉像是受潮的狗粮。我们关上炮闩,用锤子敲击汞雷管,点燃里面的烈性炸药,给湿乎乎的狗粮打火。主要目的应该是产生水汽。过不久就能听见烹饪的声响,特别像料理火鸡。情况极为保险的话,看起来完全可以时不时打开闩门,给炮弹刷上点调料油。后来榴弹炮终于有了动静。最后大力启动反冲机制,将炮弹发射。炮弹会像固特异飞艇一样飘出去。如果有架梯子,我们肯定会在炮弹出膛的时刻往上面大笔挥写“去***希特勒”。这样就会有直升机对它穷追不舍,然后击毁坠地。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三):The man who passes the sentence should swing the sword.

  

总的来说

看第一篇访谈录会觉得非常精彩,往后看就欠缺一点新意,冯内古特面对每一个采访者似乎都在讲一样的故事。不过转念一想,他之所以要一遍一遍讲,可能是他发现人们一直没听懂:一届一届不需要自己上战场的“领袖”还是把一批一批年轻人送到死亡面前,而一批一批的年轻人仍然相信“领袖”、“我们”、“使命”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

  其实从冯内古特对其他事情(语言、人的自我毁灭倾向、两性关系等话题)不经意流露出的价值观可以看出,他对它们都有特别的洞见,只是说得少而已。因为战争是他的主要命题。敢于选择这样的命题,能做到反反复复写,写得成功,且能保护自己在写的过程中不疯掉,真是个伟大的人。从这本采访集里哪怕没有看到太多别的东西(比如我一开始希望他讲更多写作的事),仅仅是见证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对我的触动就巨大。

一点细节

  quot;The man who passes the sentence should swing the sword." — Ned Stark

  这句话是乔治马丁在冰与火之歌里写的,可能算是这个冰火众多被人们传诵的名言警句里出镜最早的一句话。但我当时读到并没有理解。读到这本访谈录里《花花公子》一起采访冯内古特和 Joseph Heller (《第22条军规》的作者)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Heller 说空军是最容易被浪漫化的兵种。我会想起《第22条军规》里的场景也确实是这样,在蓝天白云中翱翔,时不时地会有突然的死亡,但基本上丑陋都是瞬间的,基本上,也看不到伤员和死者的样子。

  冯内古特说:空军看不到被自己轰炸后肢解的人体。他还讲了当年从德累斯顿的防空洞出来以后,看到地面上的惨状。有碎掉的人,也有很多人是在室内被火焰风暴瞬间烤熟。而他作为残局的收拾者是要和这样的尸体近距离接触的。 杀人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我现在对马丁那句话的理解是,杀人这么恐怖了,如果你还愿意承受这份恐怖、坚持自己有必要杀掉这个人,那么才说明你对自己的判决是信服的。

  敢问发起战争的“领袖们”,谁有勇气这么做?

话说回来

  经历了这样的灾难和背叛之后,冯内古特活着讲了几十年这个故事,用幽默的语调。这样的人写的任何东西说的任何话我都想读一读。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四):如果这个时代需要战争,这个时代就需要冯内古特

  这两年可以说是冯内古特的大年。书真是出了不少。感觉从2016年以后,各大出版社的权威译本如董乐山的《囚鸟》和《冠军早餐》都纷纷再版,没有出过的著作像《傻瓜的投资组合》和上河文化那套以演讲为主的书也都翻译到国内来了,甚至还有《泰坦的女妖》,《神枪手迪克》,更别提《2081》把他所有短篇小说集结,让我有一种老冯被“盖棺定论”的感觉。

  回头想想,通过这本访谈录里也可以验证的是,尽管冯内古特笔锋辛辣,但他身上始终有二战的烙印。写战争的作家有许多,他独特之处在于,他接地气。他并不是站在众人肩膀上,描述一个恐怖的,令人畏惧的战争场面,而是把这些和你家后院一个拉肚子的老头子有机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他是有荒谬的后现代性的。再加上他善于转换叙事的顺序和人物,所以才能在小说家人才济济的美国占据一席之地。

  但这本访谈录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比我想的更接地气。我一直知道他深为抑郁症所苦恼,所以我习惯性以为他与世隔绝,只是专注于把头脑里的东西拿出来变成文字。看了访谈才知道,他在叙事上是有相当“传统”的一面的,所以他才能教写作班,而他也并没有他小说里展现的那种“格格不入”,我反而通过这些文字能感觉到他是一个人缘很好的人。年初的时候,我和老赵聊起冯内古特,我们都认同他是一个在文字上坦荡的人。他的文字能够一下子把读者吸进他创造的世界。

  就今天来说,他的题材和方式已经过了时,但他仍然是我最为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话,在这本访谈录的每一句话,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文字工作者需要这样一本书,甚至广告文案,公众号营销号写作者,政客,网红,都需要这么一本书。去学习怎么在这个战后却仍然处于战争中的社会,以坦荡的姿态和其他人对话。

  .s 他在书中提到的艺术合伙人,我联系上了。如果大家想一起团购老冯的版画,可以一起行动~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五):畏惧科技的反战直男

  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冯内古特说他当时在场,但是相关记忆却丢失了,不得不写信求助于一起经历过轰炸的人,而每次回复都是拒绝,简单坚定的拒绝。由此可知,冯内古特很可能因为这场轰炸,患上了PTSD,战争的创伤导致他记忆损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创伤与复原》,专门讲战争创伤的,相比主流的心理学书籍,它的关注点更在社会结构、文化上。对照一看,会发现很多相印证的地方,比如政府会开空头支票,撒谎,这些都是洗脑士兵的绝佳手段。百分之八十的士兵因为战争创伤而退学(政府承诺给服役退役士兵上大学),冯内古特算是幸运的,战后很多士兵也领不到相应的救济和补偿,《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所描述的是当时真实情况。

  quot;我们成长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我们信赖政府,并且热忱地支持政府,因为经济正在复苏。我们是如此配合的公民,所以对政府失去信赖只需要一点小事——我们发现政府在撒谎。那个年代识破政府欺诈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我们识破的谎言跟轰炸技术有关,政府说我们有高超的轰炸瞄准器,能将炸弹投进烟囱里,继而给地面造成种种显微手术般精密的爆炸效果。随后我们见识了真实场景。他们派乌泱泱的一大群飞机去狂轰滥炸,根本没用到什么轰炸瞄准器,完全是地毯式轰炸。而这一切都对美国国内保密:空袭、随机轰炸,还有向任何移动的物体开火袭击这件事的本质。"

  尽管如此,冯内古特对于政治的认识仍然是简单朴素的。他会把战争的罪恶归咎为政客的疯狂,虚伪。这个评价角度还是道德品性的范畴。

  quot;嗯,我提倡克制方案。我认为德累斯顿的问题肯定在于克制,或是克制的缺乏。别把技术统治论者当成疯子,我觉得疯的是政客,这是他们的常态。不顾众人反对而下令轰炸德累斯顿的那个人,温斯顿·丘吉尔,应该负主要责任。这决定出自一人的头脑、一人的怒火、一人的骄傲,我实在不能为此怪罪科学家们。" "我觉得布什在堕胎问题上完全没有诚意,他的看法大概和很多耶鲁大学毕业生没什么两样。装成对堕胎很关心的样子,却不过是在捞取政治资本。他不想太过积极地推动,因为这样又会失去一大部分选民。"

  对此约瑟夫海勒的回答,显然更胜一筹。

  quot;就算是他装出来的吧。我要引用《茫茫黑夜》导言里的一句话:“我们就是我们装出来的样子。”如果那些政府人士假装反对性表演或者堕胎,收效跟他们认真的时候是一样的。"

  冯内古特对科技的畏惧,在他的小说里处处可见,他跟上个世纪的很多反战人士,和平主义者科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科技能够给人类带来恐怖。科技过度专业化造成了人与人的隔阂。

  quot;其实,现在我对他的感想是,他获得了一种特许,允许他去全心投入生活的一个方面,而这种特权超出了人类应有的限度,过度专业化是造成他道德感空白的原因。"

  不难理解,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的主要资助者就是政府,科学团体与政府的利益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利共生。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支持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为政府提供更大更强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如何应用不取决于纳税人,而是取决于何种政治结构。仅仅责怪于某个政客,是无济于事的,政客只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随时可以替换。

  关于爱情,冯内古特不愿多谈,他依然持有古典爱情小说观,认为爱情到了结了婚就算完了。

  quot;我没读过她写的情色小说。如果你让一对有魅力的男女相遇,读者就会想看他们做爱,或者想弄明白为什么他们没有做爱。然后你就再也写不了其他东西了。我举一个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的例子。故事讲了一个黑人在美国社会里寻找富足和精神启迪,是本流浪汉题材的小说。如果他遇见一个非常爱他的女人,而他也爱她,那这本书就结束了,就会跟我的书一样薄,所以艾里森必须让他远离女人。"

  特别典型的直男式爱情观,肤浅。他的小说中也基本看不到爱情描写。比起爱情,他更喜欢宏大叙事——科技的滥用,摧残生命的战争。

  quot;但我认为在活着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或许九成的人,真的不喜爱这场磨难。他们装出颇为爱惜生命的样子,对陌生人微笑,每天早上起床为生计奔波,不过是想找办法熬过去罢了。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一场可怕的磨难。他们会随时想要终结。我觉得这比贪欲和大男子主义等问题严重得多。你懂的,这种才真谈得上是生活的阴暗面。"

  不理解大男子主义,父权结构,所以他谈战争也不会谈的非常深刻。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的读后感10篇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