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6 10:16:52 阅读: 次

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寄内试说途中景

  作者: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
  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
  风雪乱山深。

  赏析

  这首诗可能作于诗人赴慧州途中,题为《寄内》,是寄给妻子的诗。他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在这首小诗里有充分而含蓄的表现。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的心头滋味却是其个人所有。其深度如何,其浓度如何,作者均未明言。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花费太多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惆怅的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按一般叙述方法,诗的顺序应为: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说与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这里将诗句倒转,是作者独具匠心处。第一联为第二联作铺垫,第二联陡转,转折颇险而陡,因奇特而见警策,能于险中求警;若按意思顺序来写,则是平铺直叙,而无跌宕之势。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的感受,及因这种感受而思念家人的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此则不同,首联没有说别后心究竟如何,次联却通过所写的途中景色来表现作者情怀的极苦、极乱。首联在字面上提出了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提出了别后心,却既不作心情的描述,又无形象以表现含义。诗到后面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写途中景。如此安排,等于告诉读者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的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的实景,于实景中见到这种极苦、极乱的心情,一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只着一贫字,使下联实写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变得实处全虚,一片苍茫凄寒之感,弥天而来,一般人用很多言语也说不尽的地方,他只用十个字就渲染出来了。孔平仲此诗的妙处也在于此。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全集
本文标题: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