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诗经:清庙

诗经:清庙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6 10:16:53 阅读: 次

诗经:清庙

  《诗经:清庙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注释

  1、於:赞叹词,犹如今天的啊。穆:庄严、壮美。清庙:清静的宗庙。
  2、肃雝:庄重而和顺的样子。显:高贵显赫。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诸侯。
  3、济济:众多。多士:指祭祀时承担各种职事的官吏。
  4、秉:秉承,操持。文之德:周文王的德行。
  5、对越:犹对扬,对是报答,扬是颂扬。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灵。
  6、骏:敏捷、迅速。
  7、不:通丕,大。承:借为烝,美盛。
  8、射:借为斁,厌弃。斯:语气词。

  译文

  啊庄严而清静的宗庙,
  助祭的公卿多么庄重显耀!
  济济一堂的众多官吏,
  都秉承着文王的德操;
  为颂扬文王的在天之灵,
  敏捷地在庙中奔跑操劳。
  文王的盛德实在显赫美好,
  他永远不被人们忘掉!

  赏析

  四始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具体提出来的。他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他的话不一定可靠,而四始云云,据说又是来自鲁诗之说。而作为毛诗学说思想体系的《毛诗序》,却又仅仅把风、小雅、大雅和颂四种诗类作为四始。其实,自古以来虽然都讲四始,而他们的说法又是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的。他们重视四始,实际代表了他们对整部《诗经》编辑思想体系的根本看法。按照毛诗的观点,整部《诗经》,都是反映和表现王道教化的,所以郑玄笺说:‘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因此,每类诗的第一篇,当然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了。

  根据毛诗的解释,司马迁所说的四篇始诗都是赞文王之道、颂文王之德的。周文王姬昌,在殷商末期为西伯,在位五十年,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阴行善,招贤纳士,致使吕尚、鬻熊、辛甲等贤士来归,并先后伐犬戎、密须、黎国、邘及崇侯虎,自岐下徙都于丰,作丰邑,奠定了周部族进一步壮大的雄厚的基础。(见《史记-周本纪》)他在世时,虽然没有实现灭殷立周、统一中原的宏愿,但他的善理国政,却使周部族向外显示了信誉和声威,为他儿子周武王姬发的伐纣兴国铺平了道路。所以,在周人心目中,他始终是一位威德普被、神圣而不可超越的开国贤君。《诗经》中很多诗篇歌颂、赞美他,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升歌《清庙》。《礼记-祭统》:夫人尝禘,升歌《清庙》,……此天子之乐也。《礼记-孔子燕居》:大飨,……两君相见,升歌《清庙》。《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登歌《清庙》。可见,它的意义已不只是歌颂和祭祀周文王本人了。所以孔颖达疏说:《礼记》每云升歌《清庙》,然则祭祀宗庙之盛,歌文王之德,莫重于《清庙》,故为《周颂》之始。然而,这篇颂始,到底是叙写的什么内容,历代的《诗经》学者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毛诗序》说:《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也。鲁诗更直接说是周公咏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而《尚书-洛诰》则说:禋于文王、武王。以为是合祭周文王、周武王时用的歌舞辞,是周人追祖文王而宗武王的表现。可是郑玄笺提出清庙乃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庙也,文王只是天德清明的象征而已。于是也就有人认为《清庙》只是周王祭祀宗庙祖先所唱的乐歌(高亨《诗经今注》),并不一定是专指文王。不过,从四始的特点来看,说是祭祀文王的乐歌,还是比较有启发的。至于是周公所作呢,还是周武王、周成王,甚至周昭王时所作,还是作于周成王五年或七年等等,一是史无佐证,二是诗无明言,所以也都只好存而不论了。

  • 诗经全文
  • 诗经氓
  • 诗经:鸿雁
本文标题:诗经:清庙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