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杜甫:有感·洛下舟车入

杜甫:有感·洛下舟车入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6 09:58:40 阅读: 次

杜甫:有感·洛下舟车入

  《有感洛下舟车入

  作者:杜甫

  原文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赏析

  《有感五首》,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秋。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相传周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次句本此。两句是说,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这里所说的内容也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红粟腐用《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而不可食。翠华是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两句是说,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延首等待皇上能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说: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

  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莫取,就是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要知道,所谓盗贼,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呵。腹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www.cdrckt.cn)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这首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如果说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么议论而挟情韵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艺术经验。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狂夫
  • 杜甫:江村
本文标题:杜甫:有感·洛下舟车入

其他美文推荐:this this是什么意思
其他美文推荐:行路难 行路难原文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