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亭

《江亭》
作者:杜甫
原文: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释:
1、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2、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3、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4、欣欣:繁盛貌。
5、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翻译: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www.cdrckt.cn)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相关阅读

随机推荐
- 剪一段时光|总喜欢在夜暮降临时/ 远离繁华的市
- 冬天,我们拿什么续暖|原野覆盖一层洁白的雪
- 若前行,别怕痛;若拥有,莫惧失
- 闻一多很有哲理的一首诗,告诉了世人许多大道理,读懂了受益终生
- 与空气污染有关的诗词
- 有关花名的有关鸟名的古诗词
-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_My Spring Festival 3篇
- 月光有关的诗词
- 肢体语言中西方的差异英文作文_小升初高分英语作文2篇
- 关于困境的作文素材700字(通用范文8篇)
- 有关于定瓷诗词有哪些
- 郑州有关的诗词
- 道歉信给老师100字(通用范文6篇)
- 这样的人让我作文半命题700字(精选范文4篇)
- 也许再见只是一个承诺 承诺只是因为没把握
- 讲述人风格装模作样的歇后语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