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诗经:祈父

诗经:祈父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5 16:41:24 阅读: 次

诗经:祈父

  《诗经: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
  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
  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注释

  1、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
  2、恤:忧愁。
  3、靡所:没有处所。
  4、厎:停止。
  5、亶:确实。聪:听觉灵敏。
  6、尸:借为失。饔:熟食。

  译文

  司马!我是君王的卫兵。
  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

  司马!我是君王的武士。
  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司马!脑子的确不好使。
  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赏析

  《祈父》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代的御林军)抒发内心不满情绪的。《毛诗序》说:《祈父》,刺宣王也。郑笺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朱熹《诗集传》引吕祖谦语说:越句践伐吴,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皆遣归;魏公子无忌救赵,亦令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则古者有亲老而无兄弟,其当免征役,必有成法,故责司马之不聪,责司马者,不敢斥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径直说:禁旅责司马征调失常也。按古制,保卫王室和都城的武士只负责都城的防务和治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外调去征战的。但这里,掌管王朝军事的祈父——司马,却破例地调遣王都卫队去前线作战。致使卫士们心怀不满。从另一角度,我们亦看出当时战事不断,兵员严重短缺,致使民怨不绝。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三十九年)王师在千亩受挫于姜戎之时。

  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武士再次质问: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的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三呼而责之,末始露情(姚际恒《诗经通论》)。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 诗经全文
  • 诗经静女
  • 诗经:北山
本文标题:诗经:祈父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