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正式开启!

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正式开启!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3-25 12:55:20 阅读: 次

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正式开启!

“有个人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的科幻文学提高到了世界水平。”这句话出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之口。而这个中国科幻IP第一的制造者,则是刘慈欣。

写作科幻小说将近二十年,他的文字为科技的发展、宇宙的伸缩、人类的未来殚精竭虑,收获国内外无数赞誉。长篇小说《球状闪电》,中短篇小说《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朝闻道》……我们在这位科幻巨臂写出的雄厚文本之中,探到了星辰大海,看到了宇宙洪荒。

“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

“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不管你驶向何方,最终都会朝它转向。一切都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可惜,《三体》这部经典长篇三部曲的电影改编一直难产,有关中国科幻破冰者的火苗似乎一直缥缈不安。而《流浪地球》,作为大刘发表了将近二十年的另一部代表作,又仿佛燃起了科幻时代的新一个纪元。

《流浪地球》抛出了我们都曾思考过,也可能发生的命题——假如太阳即将毁灭。

众所周知,赋予地球万物生命的太阳并不会永存,它大概会在几十亿年后开始走向灭亡的过程,这期间太阳会急速膨胀,慢慢地地球就会被吞噬,我们的母星将不复存在,这是每颗恒星最终的归宿。

当太阳氦元素聚变将最终导致“氦闪”,氦闪将使地球瞬间被汽化。地球没有消失,它只是像一艘飞船一样在宇宙中航行,这就是地球缘何流浪的。只是这样的移动,给整个人类的命运都带来了巨大变化。

“如果你看见一面墙,往上往下往左往右都看不到尽头,永远抵达不了边界。那就是死亡。”

要想生存,地球上的居民必须找到新的家园,于是,在整个人类的集思广益下,确定了通过在地球表面建造庞大的推进器即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寻找新的适宜星系的方案。至此,无法在太阳系继续生存下去的人类,开始漫长的宇宙流浪,寻找新的恒星。

《流浪地球》便是在向外太空逃亡的科幻设定中,展现地球移民过程中的种种壮烈奇观。在原著中,地球的流浪分为五个阶段: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前流浪时代(加速)、后流浪时代(减速)和新太阳时代。

电影起始于刹车时代,此时的地球已经停止自转,主人公小分队肩负着保卫家园的使命,要利用地表上的万座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

灾难将至,全人类将地球设计为飞船,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是他们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是,《流浪地球》名为流浪,其实最后想要营救的,却是地球。

生为人类,一生相比于时空的流转或许短暂,但人自带的巨大魔力“坚韧”却是永恒。这种“永恒”与“短暂”的博弈不同于另一部“地球”中那本该一瞬却持续永恒的烟花。

相反的是,《流浪地球》用极具硬核的科幻哲学来表达——人类依靠有限生命,愚公移山般对抗宇宙洪荒的精神。这恰是大刘小说,乃至中国科幻最动人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点上,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的硬科幻作品,绝不为过。

从预告片来看,电影的工业化水准可以说将华语电影的特效水平提高到了新的档次。《流浪地球》原著充满静态与动态奇观,空间站、地下城等未来空间极具未来感和科技感,而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呈现也体现了故事的本土性,让人犹如置身未来之中。

终极预告片

而后续的终极版,更是全景地为我们展现了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坠机、雪崩、气压的冲击,勾勒出浓浓的末世氛围,可以说在视觉上满足了大家对于故事的想象。

人类空前的危机,灾难来临的多方博弈,紧张刺激的营救,命令和道德的抉择,让这个充满冒险和科幻的故事更加丰满,也给了一众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

想象的疯狂、不羁的背后,其实是精确的、专业的科学内核。 “上帝的喷灯”,《流浪地球》原著里的行星发动机,高达1万1千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千余米。而地球承载建筑物的高度极限,恰好是11公里。电影中沿用了这一严格根据力学规律的设计,而这些严谨的科学设定更是比比皆是。

“个体寿命的延长是文明步入老年的第一个标志; 文明衰老的第二个标志是机器摇篮时代。”

《流浪地球》的核心场景是地球逃逸太阳系那一段,地球脱离太阳并非是想象中直接飞出太阳系。因为自然的力量是人类难以抗衡的,行星发动机对地球的外力影响也是微弱的,地球只会绕着太阳慢慢增大轨道的半径,期间最少绕太阳10圈以上,才能逐步减少太阳引力束缚,彻底脱离太阳系,其实和人类登录月球的飞行轨道原理类似。

在科幻的背景和宏大的叙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闪光和亲情的羁绊。

当吴京一改之前动作片中的硬汉形象,饰演了一位在太空中旅行的宇航员,父亲的形象赫然而出。长年未归的他,和一直等待的儿子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面对危难中的儿子,这一起营救,最终挽回的不止是生命,更是父子二人多年的内心隔阂。

科幻和家庭互为表里,《流浪地球》通过宏大的特效场面带来视觉奇观的同时,又以现实为基础,根植于中国文化。

有别于西方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热血描绘,《流浪地球》的视角和情感维度自然聚焦于中国人的家庭传统——对于故乡、故土的眷恋,以及家人、亲情间的血脉相连。硬核的科幻,灭顶的灾难背后,说的其实是那抹温情:即使在外太空飘浮、流浪,家永远都在心里。

当被亲情的袈裟包裹,再硬核的故事也会被温情暖化。当风雪吹过一个贴在墙上的“福”字,那红底黑字,是根植于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象征,是中国人特有的对家的情感,更是对地球故乡的深深依恋。

春节档一直都是合家欢喜剧电影的重地,此次《流浪地球》选择在春节上映,不光是对于自身作品的信心,更是要在喜剧扎堆的档期中给影迷一些不一样的选择和体验,让观众在科幻故事的内核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它告诉你,硬核科幻电影,也可以充满着节日的喜庆,带给你欢乐与感动。

《流浪地球》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

顶着“开创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山之作”以及“中国科幻电影崛起标志”的口号,《流浪地球》代表的,正是华语科幻电影的希望。它的成败,承载了太多人对于国产科幻电影未来的期待,亦背负了太多人对它能够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空白的希翼。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从文字到影像的作品。把地球变作一个宇宙飞船,并把它用电影的画面呈现出来,不单单是简单的国产科幻“破冰”两字,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路标”。

推荐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正式开启!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