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4-27 18:08:44 阅读: 次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敦刻尔克》一部来自国外的战争电影,影片画面精致震撼,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很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音乐人罗大佑最近出了张新专辑,旋律不那么优美,歌词也不那么上口。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他的上一张专辑里就出现了。有人说罗大佑老了,江郎才尽了。我同意罗大佑老了,但我不认为他江郎才尽,反倒感觉他更自由了。

在最近的一场演唱会里,李宗盛唱了几首当年很红的流行歌曲,他自认为这些都是“怂歌”,是迫于市场压力写的,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歌,他真正喜欢的,是《山丘》,是《给自己的歌》。李宗盛也老了,终于不怂了,可以写给自己的歌。

很多时候,艺术家要和市场作斗争,要在追求艺术和迎合市场之间挣扎。有的人挣扎不过,就不玩了,比如柯本,比如贝宁顿。但也有挣扎过来的,就自由了,他们可以更加任性一点,去创作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必管市场欢不欢迎。和音乐人相比,电影人任性起来,成本可是大得多。

诺兰的《敦刻尔克》上映了,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这是神作,而有人认为这是诺兰的滑铁卢。同样遭遇争议的还有作曲家汉斯·季默,这位德国音乐人的配乐,就像电影里他同胞的枪炮一样,无处不在,让人无法逃脱。有人说这电影的场面不够大,有人说没有被感动。总而言之,这片子不行。

据说诺兰在很多年以前,就萌生了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的念头。但他迟迟没有动手,一来感觉自己功力不够,二来我想,对于当年一文不名的他来说,弄这么一个电影,恐怕拉不来投资。于是诺兰熬啊熬,终于通过一系列电影成就了他商业片大神的地位。

然后,诺兰自由了。他打算任性地拍一部他想要的电影,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为此他拉来了老搭档汉斯·季默,既然电影是实验性质的,音乐又怎么可能传统呢?

看电影的人都会对自己要看的电影有一个预估,预估自己会看到什么电影。比如说侯孝贤要拍武侠片,比如库布里克要拍科幻片,我们事先就会估计到电影一定难懂,我们会有这样的心理预期。

而当诺兰推出《敦刻尔克》的时候,我想在很多人的预估里,他们将要看到《拯救大兵瑞恩》或是《血战钢锯岭》,可能结构上会更复杂一些。他们还会听到《勇闯夺命岛》或是《加勒比海盗》的配乐,可能旋律上更苍凉一些。结果影片呈现出来的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说好的大场面呢?说好的催泪情节呢?说好的激昂音乐呢?

谁跟你说好的?

这不是一部好莱坞电影,这是一部英国电影。这一次诺兰不打算讲一个故事,他只想把你丢在残酷的敦刻尔克海滩上。

诺兰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片。让观众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扪心自问我们能活着离开吗?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只知道一个宏大的数字,40万人撤走了33万,但具体到一个士兵身上,他会是这三十三万分之一吗?历史已经写就,但个体的命运却充满悬念。

在敦刻尔克,活下来靠的不是努力,而是运气。像那位法国士兵,他已经竭尽全力,但却功亏一篑。还有那个叫做乔治的男孩,他死得是如此无意义。诺兰真实地呈现了这个场景,而在这个场景中,不可能滋生什么宏大叙事或是感动,那是政治家们的把戏。奥斯维辛之后再无诗歌,想要被战争感动,我们被好莱坞惯坏了吧?

有人说,这电影看着太累,音乐累,情节也累。累就对了,这就是现场士兵们的感觉,而我们还仅仅是旁观者,只是感到累。

斯皮尔伯格也曾在《拯救大兵瑞恩》里如实地描述抢滩登陆,把观众投在诺曼底,感受战争的残酷。但这也仅仅是电影的开场,然后就是林肯的信,然后就是士兵修整。这是一张一弛的节奏,但这节奏是在照顾观众。在战场上,没有一张一弛,要么挣扎求活,要么绝望死去。

说到配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士兵抬着担架在海滩上狂奔,背景音只有嘭嘭嘭的琴弦声。那琴弦的感觉好像随时会断掉,我想这就是士兵们的真实感受,为了生存争分夺秒。两个士兵被赶下船,船被炸掉,他们上了新船,夜里被鱼雷击沉,他们想上救生艇,被拒绝。最后精疲力尽地回到海滩,回到原点。命运就是这么荒诞。而有的士兵,琴弦就断了,一头扎进浪潮里。汉斯季默的音乐,就是想让你感受到那种挣扎、绝望和荒诞。在战场上,没有旋律,更没有主旋律。

还有人说,诺兰也没能一酷到底,这部电影的结尾最终还是回归了希望和感动。当女王的“澡盆舰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当伦敦上空的鹰在敦刻尔克上空划过的时候,我们热泪盈眶。但别忘了,这场景是当年真实发生的,真的有近千艘渔船抵达敦刻尔克,也真的有英国皇家飞行员与德国空军殊死搏斗,当年的那些士兵们,必定也热泪盈眶。诺兰没有捏造感动,这群人真的义无反顾。

假如没有三段平行的时间线安排,这简直就是一部纪录片。至于那三条时间线,就别说什么烧脑不烧脑了,时间线的存在,不是为了给观众观影设置障碍,而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气氛,为了让我们从不同的视线看同一件事。剧中人并不知道其他视角下的真相,只有我们观众全知全能。被炸懵了的士兵不知道乔治死了。天上的汤老师不知道迫降的战友被困机舱,还以为他在跟自己打招呼。更加没有人知道,海上被德军击沉的商船里藏着一群士兵。每个人只有自己看到的战争,也只有自己理解的战争。

在《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那本书里,作家凯特·福克斯曾经谈到英国人的性格,他们严肃、内敛、自嘲,对美国人那种浮夸和煽情特别难以接受。而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人,诺兰拍摄了他心目中的敦刻尔克,或者说英国人心目中的敦刻尔克。尽管为这场撤退感到自豪,但也不好意思把一场失败扭曲成正能量。至于能不能感动到新世界的影迷们,诺兰并不关心,为世界影迷奉献了这么些年,是时候任性一把了。

打小喜欢看战争片,曾经有十二岁老老实实看完三个小时的《漫长的一天》,但是这次看诺兰的《敦刻尔克》确实是不一样的感受。从前根据历史重大事件改编的战争片,多是选择胜利的战役,主要是围绕着战略战术本身讲故事,但是《敦刻尔克》取材的却是盟军的一次大撤退行动。而且故事其实也十分的简单,没什么战术战略可分析,没什么大英雄将领,就是一边在想方设法的逃生,另一边想方设法的消灭,非常简单的故事。即使是分了海陆空三条线,也依然很简单。

整部电影里,我当然最爱的是我汤老师,但是如果从故事讲述来说,我最爱的还是陆军的一个小小士兵这条线。这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代表着当时在沙滩上的很多年轻人,渴望生存,渴望回家,想尽了一切的办法。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读过龙应台讲她父亲的一段故事,一九三七年,日本动员二十五万人,中国动员七十五万人,打了三个月后,中国已经有将近二十万的年轻将士阵亡,龙应台的父亲是守卫雨花台的宪兵。

“退到一(音)江门,城门竟然是关的,宋希濂的部队在城墙上架起机关枪,不让我们出城,因为混乱到这个地步,守城门的部队竟然没得到通知书说要撤退!我拼死爬过一江门,逃到长江边,没有船可以乘,日军的炮声已经很近,结果几万人堵在河滩上。在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我心生一计,就和几个离散的士兵扛起两根大木头,放在水里,然后用手做桨,慢慢的划到对岸去”

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整整在长江上划了一天半,浑身是血的爬上岸,在他的身后的南京城,紧接着就发生了南京大屠杀。

看了这么多战争片,战争对于那些曾深陷战争之中的人来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答案。直到看了《敦刻尔克》,诺兰所表达的,和我心中所想的,才真正的清晰起来。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一场噩梦。

他是小小士兵汤米的噩梦,他看到海滩上四十万人,噩梦就开始了,家就在眼前,敌人就在身后,他想活下去,于是想尽一切的办法,反反复复的折腾,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到沙滩上,回到他的噩梦里,这噩梦没完没了,一遍一遍的轮回,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身处噩梦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你觉得一切都是一场梦吧,事情不会变的更糟糕了吧,不会就这样完蛋了吧,也许睡一觉就醒了,一切都会好了,可是你醒来之后,发现你他妈的还在这个噩梦里。可怕的大海,天空的轰炸机,身后围攻的敌人,你随时可能死,可是还没死,你只能在恐惧中等待,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我觉得这才是战争给人最真实的感受,

海滩上四十万人,做着四十万个同样的噩梦,战争就是全人类的噩梦。它一旦开始,你就不知道要怎么结束它。一旦掉进这个噩梦中,你就不知道出口在哪里,要怎样醒来。这样无休止的噩梦,才是人间炼狱,而死不是,死是结束,也是解脱。

我想这也是诺兰在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使用背景音乐的用心良苦,他想让每个观众不仅仅是听一个故事而已,而是真正感受当时每个人那种深陷无休止的噩梦之中的感觉。这感觉恐怕也只能用音乐来做媒介。

去年春天的某个时刻,我因为身体状况,陷入了一场个人生活的噩梦之中,那时候每次觉得心绪不宁,就翻出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来看,看着看着,情绪就慢慢稳定下来。

在秋刀鱼的滋味里,父亲和女儿为了女儿的婚事发愁,在街上遇到了从前的老部下,老部下拉着他去喝酒,这时候电影才交代,原来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参加过日本海军。两个老人坐在一起叙旧,老板娘就放了一首战时的音乐,这时候父亲只是由衷的说了一句话,他说,“就这样战败了也很好啊。”

深陷于噩梦中的人,不管是死也好还是活也好,失败也好,胜利也好。大概只求从噩梦中醒来就好吧。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深深的疲倦,受够了啊,真的就是受够了。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抚慰人心之处,这样朴素的家庭就很好,哪怕家里人有些现实和市侩也很好,哪怕平凡的生活已经很好,当你身处噩梦之中,觉得黑暗无边无际之时,哪怕是这样平凡的生活,都是一种奢侈。有的人即便能够活过战争,也被卡在了噩梦之中,比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闪回,意思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瞬间会不断在你脑海里回放,有的人可能会终身不治。永远也摆脱不了那可怕的梦魇。

龙应台说,小时候,她的爸爸给孩子们讲往事,孩子们总是不耐烦听,做功课的做功课,看漫画的看漫画,通常没人搭腔,只有她敷衍的从鼻子里“哼”一声。而父亲则尴尬的自言自语说“死的人,好多好多啊”

然后父亲沉静好一会儿,看实在没有人理他,自己也觉得没趣了,就拿起警帽上班去了。

孩子们都不太喜欢听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小兵的故事吧,他们当然是肯定更爱看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国家的超级英雄。然而看完《敦刻尔克》后,我想,在我们这个曾经历过11年的噩梦的国家,如果我们这些后辈对战争的理解就只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用那些假high的东西去告诉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战争,而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死去的前辈,我们才真是愧对他们。

在电影的最后,小兵汤米和他的伙伴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一觉醒来,车窗外阳光灿烂,英格兰的田野映入眼帘,在那一瞬间,不知道他们是否像古老东方那个叫庄生的人,一瞬间恍惚,不知道自己是回了家,还是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做了个回家的梦。

诺兰是仁慈的,他最后还是让人充满了希望。那希望就是,回家。小津也是仁慈的,他给战后疲惫不堪的人们打造了一个家。

愿世界和平,人类永无战争,永无噩梦。

德军在本片里没露脸,起到的作用相当于自然灾害。因为整个剧情就是主人公们跑啊跑,以及英雄救难,所以故事框架其实是个灾难片。

这两者一结合,诺兰拍出了二战片的新风格。它没有《大兵瑞恩》以后战争片挥之不去的血腥,也不走浪漫主义或反思人性的寻常路,它就事论事,让角色们各安其职,完成这个“逃跑”的任务。

然后,又加上诺兰标志性的“时间线交叉”。

事到如今,我都不知道不按时间顺序讲故事到底是个风格还是个性格障碍?他平时说话也这样吗?这个问题能用吃药克服吗?

总之,本故事分成三个时间线。

第一是海滩上等待上船的士兵。以小帅哥汤米的视角,讲了他一周之内拼死拼活、屡战屡败地试图渡海。

还没到海边就遭遇团灭,然后捡了个沉默寡言的战友。两人想混上红十字船,眼睁睁看着船被炸沉。上了另一艘船,又被炸沉,汤米救了战友们。好不容易上了艘搁浅的船,被德军用来打靶玩。等到涨潮,船都变成筛子了,进水沉没还捎上了沉默的战友。游向旁边的船,眼看着它被击沉还差点被漏油烧死。最后上了救援组道森的船。

第二条线是道森父子在一天中去对岸接人的故事。他们带上同乡的小朋友乔治,毅然开船进入炮火。路上救了精神崩溃的士兵A和飞行员B。最后带着久经苦难的一船士兵回到家乡

第三条线是飞行员在一个小时内的空中缠斗。飞行员B、飞行员C、汤老师组成的三人编队出发。飞行员C很快被击中,飞行员B也在一番努力后坠机,被道森父子救起。汤老师一个人奋战到没油,光荣被俘。

整个故事,不能不说是跌宕起伏,有声有色。有被战争折磨的年轻人,有奋不顾身的救世主,有孤身奋战的大英雄,结合起来,处处动人。

然而,必须考虑到这个电影说的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什么都不用刻画,说三句话就很动人了。

1. 40万士兵要在一周以内撤退,他们身后丢下了1200门大炮、2万挺机枪。

2. 800多艘平民船只冒着空袭来回穿梭救人,总共有200多艘小船被击沉。

3. 英国空军损失了106架战斗机和60个飞行员的生命。

这部电影,讲的不是敦刻尔克战役。

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40万人,在开战20天内奔撤到海滩上,在只有50公里的纵深里等待上船。

这种事在历史书上看到都想像不出是怎样的场景。40万人丢下几十吨辎重,6万多辆包括坦克在内的车辆,丢盔弃甲,如惊弓之鸟。

然后竟然在一周之内撤离成功

背后是敌人喜大普奔,举国欢庆。以及殿后的几万战友被送到集中营。

面前是一脸惊愕的全世界。对法国人来说,还有给他们自己建临时住所的建筑材料。

就算回到家,也高兴不起来。没有人知道怎么向国民和世界解释这个失败。

在这以后,我日不落帝国的基本国策突然变成“决不投降”,真见鬼了,连个转变过程也没有。

这个故事,就算平铺直叙地读出来,都惊心动魄。

在这个原始素材的基础上,这部电影算是优秀吗?

出境人数是不少,但感觉也就是一个师的行动,不像三个集团军。

真英雄是电影开头守街堡的人啊,他们最后怎么了?

男孩乔治就这样杀掉了?

白瞎我汤老师,汤老师是这么用的吗?

期待汤老师用本作申奥,拿个最佳男配就神展开了。

虽然诺兰不以思想性见长,但是这么深刻的题材,随便一个细节就能想一辈子的题材,能拍到这么没思想性还真不容易啊。

俄罗斯虽大,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

“欧洲虽大,我们的身后就是海峡”——能绕开这个情绪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再次证明了这是灾难片的路子,只有面对火山地震的时候,人的思想才这么单纯,只求一条活路。

而且,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剧中人并不是非冒死上船不可。他们可以选择投降或者当伪军。

特别是对于当时的法军来说,跟随伪政府投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去英国的是少数。英国人倒戈的虽然不多,但也有人这样做,并且加入了SS。那时候外界不知道集中营里那么丧心病狂,如果实在怕死,投降是个合理选择。

那个法国人,看着一船一船的尸体被冲上岸,为什么还要上船呢?正常人就脱了军装回家乡呗!德军从最高层下令停止进攻,可是英法士兵不知道。面对敌人恐怖的陆空优势,这时候换上英国军装是嫌命长?他是犹太人吗?没有家人吗?恨德国人?不服气?难道是听说英国工作机会多吗?

这才是我们想知道的故事。不然他们一心求死一遍一遍上船,只是脑子有包!

本剧算是中上级别的好看电影,但是对我们的期待来说真的有段距离。

不过今年是好莱坞的小年,到目前为止没有更亮眼的电影了,本作可能能成年度前五。

《敦刻尔克》不同于印象中的二战片,欧陆战场血雨腥风,飞机坦克炮弹轮番轰炸,有着人类世界最后一场大规模热战的牺牲与毁灭。

电影里也有飞机。它们只是孤独地飞翔,做着能力有限的掩护,拦截,击落。

炮弹是从未露面、脸庞清楚的德国人,好比被包围的敦刻尔克,只有被死亡包围的恐惧。

靠海的船只、陆上的栈桥和无边的沙滩,令这个发生在夏季的战争电影,却有如冬季般孤冷,萧瑟,无援。

它不同于以往的诺兰作品,演员有样有型,却不再有饱满的情感可供喷发。他们无一例外,变成了历史地图上的小圆点,甚至就像俯瞰大远景里的小黑点。这些模糊的星星点点,最后变成了历史进程的巨大数字,340000盟军士兵撤退成功,获得拯救。

诺兰采用了陆(等待撤退的士兵)、海(接救的民用船只)、空(英国皇家空军)三条人物线索场景,但每条线的时间进程是不一样的,陆地港口的时间是一周,海上救援的时间是一天二十小时。空中时间更加紧迫,只有一小时。

它们在电影里,发生过一次短暂的交汇: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小船拯救落水士兵,然后它们又各自飞行,远去,彻底偏离了传统的戏剧冲突高潮。

所以,电影里不会有最后一分钟营救,不会有死亡与沉默的悬念,没有想象出来的万船齐发、热泪滚滚、人头涌动,而是有如大梦一场,由死到生。活着回家,难以置信。

作为一个痴迷于解决时间问题的导演,诺兰把读秒玩出了梦境叠层,把星际旅行拍出了老泪纵横。敦刻尔克是一个同样与时间有关的二战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与两军交火无关,而是一场丢盔卸甲,有失颜面的撤退逃亡。时间是如此紧迫——德国人身后紧逼,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包围。

但这部电影里更强调气氛,环境和心理感受。空中飘落的传单,海浪被扯碎的泡沫,以为逃亡成功的麻痹大意……

一旦决定采用了平行剪辑,《敦刻尔克》的时间交汇又是很不起眼的一瞬——就像突然一拳被刮倒在船上的男孩,你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啊?怎么会是这样。

许多观众可能忘记开场时的字幕信息交代,进而产生了意犹未尽和不过如此的恍惚错觉。

有人说《敦刻尔克》是悬疑片,然而它在历史上的结局,早已写好。功过是非,早已盖棺定论。换言之,无论立意反战,还是出产大片,诺兰无法在输出制造观点上,给予观众更大的新意刺激。一旦那样做,不如说是冒险的挑战与改写。

他所要选择的是还原,表现难以抵达的历史一瞬。敦刻尔克大撤退对欧洲人民很重要,对二战历史功不可没,但是对于当事人,虽然心理紧张,手心出汗,又不过是人生中的一天,没有英勇大无畏,没有热血贲张。

对诺兰来说,《蝙蝠侠》系列是个电影制作的分界点。不难发现,从场面眼花缭乱的《盗梦空间》,到多维空间交错的《星际穿越》,连接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情感纽带,都是家庭,回家、夫妻和父女。

尽管《敦刻尔克》没有把得以回家的个人情感,描摹得过于浓烈,但回到海峡另一边的英伦陆地等于回家,火车上倒头方休的强烈心理感受——有如《盗梦空间》的翻版复制。

诺兰依然是那个诺兰。

逃离的,是战场。家,才是一切。

《敦刻尔克》制造的最大观影挑战,来自它的配乐轰鸣感受。由于诺兰采用了致敬经典默片的拍法,片中人物面目模糊,近乎单笔的朴素白描。汉斯·季默的低沉配乐,在我看来,更像加诸影片之上的现场配乐,重复撩拨着难以描述的饥渴与疲惫。

如果有在这个年头的电影院,看过最原样的黑白默片,你一定会难以习惯人物无法开口说话。而与无法开口说话相比,电影完全没有自然声音,没有配乐插曲是更麻烦的体验。那意味着你周围有任何动静声响,都会被放大到影响观影(暂不说黑白影像会制造疲劳)。

在一百年多年前,人们完全被电影的视觉魔术所俘获,眼球渴望精彩冲击,最先被开化。如今,手机等介质,已经把人们的感官世界,开发到了另一个境况。

诺兰擅长制造视觉奇观,是商业好手,又是烧脑达人,他却在《敦刻尔克》选择了保守的制作策略。

三条线索,几乎不带有个人情感的征兆。

士兵要逃命,市民要救人,飞行员要击落敌机。每个人与其说是在背负或履行历史的使命,不如说是内心深处的个人使命驱使。

至少在当下那个时刻,没有人知道这场战争的去向,更不会有人知道,这次撤退是如何改变了二战的历史。

《敦刻尔克》大可以在开头和结尾各加一张字幕卡。英法联军被包围,英法联军成功撤退。但电影毕竟与时代有关,《敦刻尔克》出现了丘吉尔的广播,出现了报章的宣告。

宣告历史上最长一天的落幕。

而另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正要开始上演。

我如此理解诺兰的用意:

人,无论是救人,还是杀死敌人,他们都是二战历史背景板的一部分。

不去塑造或拔高他们的形象光辉,也不去否定这段历史的惊险特殊,就变成了这部很不一样的《敦刻尔克》。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