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日日寒

此时昼夜温差增大
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
形成六边形的白色霜花
故名“霜降”
![]()
清晨,窗棂上凝结的白霜
傍晚,山林间飘落的黄叶
自然万物
以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
冬季的脚步渐行渐近
曾经活跃的昆虫
默默进入蛰伏
曾经雀跃的飞鸟
安静等待下一个无霜期
![]()
满园的秋菊盛放
漫山的金桂飘香
晚秋像是受到四季的偏爱
极尽绚烂
而等到柿树叶落光
柿子也完全成熟
硕果累累,如灯笼满枝
承载着人们
“柿柿如意”的美好祝福
![]()
伴随醉人的秋意
霜降
也为这色彩斑斓的秋天
画上了绝美的休止符
应候而荣,顺时而凋
秋在成熟的尽头走近冬
冬的潜藏又是春的开始
大自然就这样互为孕育
生生不息
![]()
霜降三侯
一候 · 豺祭兽
豺狼的豺
俗名“豺狗”
霜降日杀兽陈列
古人说是“祭秋金”
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二候 · 草木黄落
木叶飘零
飒飒风干
冬天即将来临
![]()
三候 · 蜇虫咸俯
“咸”是皆
“俯”是低头
是卧而不食
就是冬眠
霜降习俗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
赏菊花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
![]()
霜降养生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
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霜降过后
天气由凉转冷
昼夜温差变大
一起来听听中医医生给的节气食疗小妙方吧!
,时长01:36
养生方面,要注意“三防”
一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二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霜降食谱
01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
02
滋阴润肺宜“平补”
为防止秋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
![]()
霜降节气,
不妨试试光华医院推荐的
以下两道药膳↓
西洋参乌鸡汤
食材:乌鸡1只,生姜2片,西洋参25克,麦冬,黑枣(去核),陈皮3克
制作步骤:
(1)瓦煲注入适量清水,放入乌鸡、姜片、西洋参和黑枣。
(2)加盖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鸡肉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其脂肪中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煮汤可治疗气虚阴亏、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蛋白质滋补佳品。
![]()
麦冬粥
食材:麦冬10克,大枣2颗,冰糖5克,白粳米150克,水500毫升
制作步骤:
(1)将白粳米、麦冬、大枣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猛火煮开。
(2)用小火煨至米烂、粥稠便可食用。
功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用于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等病症。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