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朗诵活动方案

1.明天就要就行朗诵比赛了,请帮我找找关于中秋的古诗,快
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诗词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2.四年级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朗诵3分钟
【开篇】 伴奏音乐《高山流水》
明月当空洒银玉,又是一年团圆日。
自古中秋月最明,且把思念遥相寄。
月色如水,流淌着我们不尽的思念。
月光如织,扯不断我们永远的挂牵。
月华如歌,鸣奏出我们心中的绝响……
(串词) 伴奏音乐《月光》
早春,绿江,繁花,银月,静夜,一幅朦胧而空灵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9663934的水墨丹青,一首清丽而委婉的浅吟低唱。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第一篇章:望月怀古——举杯邀明月 皎月照无眠】
《春江花月夜》 伴奏音乐《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串词) 伴奏音乐《西江月》
月色如水,清风似酒。夜正醉,人正酣,看那一轮明月,几许惆怅 月依旧,人不同,遥忆旧事,任心绪淡淡飞扬……
【第二篇章:睹月思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伴奏音乐《关山月》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串词) 伴奏音乐《月光小夜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淡淡的乡愁酿成一杯酒,浓浓的乡愁化作两行泪,浓浓淡淡的乡愁凝成了一首诗……
3.学校中秋节要诗歌朗诵,就要有关中秋节的诗歌,大家帮忙找找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三、咏月词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4.急求关于中秋节诗歌朗诵的稿子
金子般的天地
凝结了三千年文化的那轮浩月,
辐射出万人向往的季节,
金秋,
黄金般的天地,
酿造着丰收的美酒;
干杯的啸吼,
划出明天的灿烂,
会聚在圆圆的饼上,
演义着丰收的幸福;
忆往昔:
多少文人墨客,
举杯邀月慨叹家国的忧思,
看今朝:
我们同仁的思绪更加浩瀚,
如醉如痴;
我们追忆:zd
追忆那共同播种的春雨,
追忆那披星戴月的艰辛,
追忆那团结进取的高风;
我们畅想:
畅想那喷薄欲出的宏图大业,
畅想那你追我赶的彩云,
畅想那辉煌你我的红日;
金秋浩月:
我们永远爱你。
5.求:中秋节诗歌朗诵稿
中秋这个词,有点像石榴,
太多的思念,是包也包不住的,
时辰一到,就鼓胀着身子,咧开了小嘴,
石榴米儿洁白、莹润,颗颗都是思念的牙齿,咬得你生生地疼。
中秋也像一张火车票,自己在这个站台,亲人在另一个站台,
意味着千里迢迢以及千里迢迢之后的团聚。
当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你极有可能一个人过中秋,
这,看起来有些伤感,其实,不然。
想一想,毕竟单身过中秋的日子,少而又少,更值得珍惜。
其实,一个人过中秋,也很有意思,
平时你忙得像一只蚂蚁,
现在,却可以闲成蟋蟀一只。
一个人过中秋,可做的事情太多了:
抽烟或者不抽烟。
把自己喝醉,在恋人的照片前,醉成一堆相思。
与自来水管掰手腕。
窗户半开,冲楼下走过的姑娘说一声:嗨。
对着一张光盘挤眉弄眼。
读一本书,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大声地朗诵出来。
对着穿衣镜投怀送抱。
弄几滴自来水洒在眼角,来一次泪水秀。
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定要光着脚丫子。
打开电视,却关成静音,你要的就是看一次默片。
张开双臂,作出欲飞的姿势。
对着电风扇说我爱你。
把自己想象成一张纸,被风吹得刷刷地响。
一个人过中秋,你还可以在地上翻一个两个三个筋斗。
月亮升起来了,哦,你应该外出散步,也就是到月光下走一走。
月亮蹲在树梢的时候,你把自己搬到了屋外。
好长时间没有一个人看月亮了,她在天上,真的像白莲花。
走着走着,不经意地,你把自己走成了一条河———影子,水草一般地随着你流动。
月亮,圆得像思念,不,比思念更圆。
你甚至想到,倘若没有月亮,
中秋节不就成了篇没有标题的文章———
这能叫文章吗———
你想得最多的还是月光———
作为月亮派出的驻外大使———
她们从天上下来,给人间带来了多少天堂的消息啊。
还有露珠,这夜晚的新娘,她们纯朴得像村姑,
梦中,随便哪一片草叶都可以作自己的嫁妆。
作为一个单身者,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
你想念别人,也被别人想念。
在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中,你来回游移,
像那束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月光……醉了,醉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的浪漫又何尝不是月亮给了他灵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你看到的月亮,当然也是李谪仙、苏东坡、后主李煜们曾经看到过的那一轮。
你感到月光里似乎有一种什么味道传来,
像桂花,又像薄荷,说不出的芳香与清凉……
一个人过中秋,难免孤独,其实,月亮比你更孤独,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是单身的。
平时,我们太冷落她了,哪有闲工夫与她对视。
想到这里,你又感到了不好意思。
单身中秋,除了看月亮之外,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披一身月光回来,
斜倚床头,和一个人煲电话粥。
电话拨通了,你才知道,忙碌的心里,原来一直装着一个最亲近的人,
你的眼睛湿了,你知道在这个中秋节,远方的那个人,
成了你这个单身者心里最为温柔的那一部分。
6.跪求中秋节“咏月”诗句朗诵班会开场白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古今图书集成》) 这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1236--1283)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从题目看,董提举给文天祥先送了请柬,请文天祥中秋赴宴,从此文的内容看,文天祥欣然应允,并表示了游赏的兴致。
文中骈偶行文,多使掌故,词情中肯,表意简明,很有特色。同时,我们还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明潘之恒《秦淮看月记》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
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
"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
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
7.部队中秋节诗歌朗诵
月圆之夜,一个闯荡欧洲十年的游子,凝望星空,对月思乡,而此刻,正是祖国传统的中秋节,于是,游子与故乡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请听:游子(男):漫步在异国一个寂寞的街头月光如水洒在我身上今夜 我那遥远的故乡是否已弥漫团圆饭的清香多少次梦回故乡啊今夜 我将无眠故乡(女):当温柔的圆月升上我的天空我聆听到一个异国游子的思念正穿过万山 越过重洋潮水般淹没我的胸膛这香甜的月饼啊 这丰盛的晚餐 正静静等待着遥远的亲人品尝今夜 故乡无眠游子(男):凝望星空 思绪万千故乡啊 你是否还记得那张曾经稚气的脸在那个也同样月圆的深夜徘徊在瓯江河畔你见证的那个清晨一声声叮咛 一句句嘱咐将我的依恋深深埋藏故乡(女):这不歇的瓯江水啊依然为你轻吟浅唱这一双双企盼的目光里满是晶莹的牵挂和透明的祝愿孩子啊 故乡永远是最宁静的港湾守候每一个游子归航故乡永远是最坚实的臂膀宽广温暖的怀抱慰藉每一个游子的沧桑游子(男):十年了 我一直在异国的城市奔波在他乡的土地流汗如今 行囊里满是闪耀的金色的光芒可这心儿哦 却变得更加空荡是什么 让我如此惆怅是什么 让我今夜忧伤故乡啊 这心中狂野的分明就是对你的刻骨思恋故乡(女):归来吧 孩子绿水青山 为你招展热土侨乡 对你呼唤建设家园的进行曲哦盼你谱写光辉的乐章游子(男):异国没有中秋啊 他乡没有故乡 故乡(女):美丽的多瑙河游子(男):不能承载我一生的梦想故乡(女):迷人的巴黎香槟游子(男):不能饮尽我沉淀十年的眷恋故乡(女):古罗马上空的荣光游子(男):不能让我的灵魂激扬故乡(女):这故乡的圆月啊游子(男):早已把我生命中所有的日历照亮故乡(女):快回来吧 孩子游子(男):我要回来了 故乡(合):我热爱着你游子(男):明天 我就收拾好行装故乡(女):明天 我就把烟花点燃游子(男):用我最炽热的青春 把你装扮故乡(女):用我最绚烂的美丽 为你绽放(合):共同铸就明天的辉煌。
8.诗歌朗诵大会活动方案
分析:
一、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爱情、理想主题应该比较合适;
二、单纯的诗词朗诵缺乏趣味性,为了补救这一点,必须让诗词跟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三、关于参与性高这一点:我想一个班级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设计为多层次的参与。
具体形式的建议:
一、诗词主题表演。例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为简单的四幕诗剧,除了陆游自己写的两首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写一些诗句填充剧本。让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学担任剧中角色,进行表演。
二、集体猜诗迷。先让一位男同学写一首诗赠给某一位女同学,但不能说出女同学的名字,也不能在诗中明显地指实某一女生。然后让同学们竞猜投票,如果票数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赠诗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为下一轮的赠诗手,赠一首诗给某男生,具体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赠给先前的男同学。如此下去,凡是赠过诗的都不能被人赠诗。倘若同学们没猜中,那么就击鼓传球吧,轮着谁谁当赠诗手。要是同学们的即兴写作不过关的话,可以事先让大家准备准备。
三、吹球传诗。这是个更疯的玩法,有点危险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会哭鼻子的。具体如下:让同学们坐一圈,中间一人负责给气球打气,。分析:
一、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爱情、理想主题应该比较合适;
二、单纯的诗词朗诵缺乏趣味性,为了补救这一点,必须让诗词跟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三、关于参与性高这一点:我想一个班级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设计为多层次的参与。
具体形式的建议:
一、诗词主题表演。例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为简单的四幕诗剧,除了陆游自己写的两首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写一些诗句填充剧本。让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学担任剧中角色,进行表演。
二、集体猜诗迷。先让一位男同学写一首诗赠给某一位女同学,但不能说出女同学的名字,也不能在诗中明显地指实某一女生。然后让同学们竞猜投票,如果票数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赠诗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为下一轮的赠诗手,赠一首诗给某男生,具体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赠给先前的男同学。如此下去,凡是赠过诗的都不能被人赠诗。倘若同学们没猜中,那么就击鼓传球吧,轮着谁谁当赠诗手。要是同学们的即兴写作不过关的话,可以事先让大家准备准备。
三、吹球传诗。这是个更疯的玩法,有点危险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会哭鼻子的。具体如下:让同学们坐一圈,中间一人负责给气球打气,不停地打。然后同学们按顺序一人作一句诗,要求押韵,并且诗句的第一字必须跟前句的第三字相同(或者同韵,降低难度)。吟出了诗句就可以把气球传到下一位。若是哪一位仁兄迟迟不能续句,那就……“砰!”很爽。然后被“砰”的仁兄负责打气球,传诗的方向逆过来,如此类推。为了防止一些仁兄恶意持球,还可以改为双人持球形式,就是:A持球,续句成功后轮到B开始续句,这时事A、B同时持球(爆了一起爽),直到B也续句成功后,A才可以放手,轮到C开始续句,并由B、C共同持球。
从最文雅到最疯的玩法各列举一个,其实可以想的点子还很多。至于具体流程的话,还是定了活动形式之后再拟吧。如果你的学校在广东,那我还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我是专门做策划的,嘿嘿。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