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反映田园生活的古诗词

有关反映田园生活的古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3-12 10:20:24 阅读: 次

有关反映田园生活的古诗词

1.关于田园乡村生活的古诗句35句以上的诗句

1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4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 邑人 郑兰枝: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6 元·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反映田园生活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诗人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赏鉴】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十三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十三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

3.反映田园生活的诗句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6、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1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2、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13、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14、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15、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①(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21、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22、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23、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4、新晴野(一作晚)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25、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7、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9、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4.关于田园生活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5.10首有关山水田园的诗

诗歌鉴赏十二讲: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6.【反映农村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7.古诗词中关于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集锦

几处闲田。____翁卷☉《乡村四月》3

开荒南野际。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1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王维☉《渭川田家》4

三冬暂就儒生学,相见语依依。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9

一帘鸠外雨,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1

十里西畴熟稻香,千耦还从父老耕,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5

绿遍山原白满川,隔水动春锄,槿花篱落竹丝长田夫荷锄至,守拙归园田

8.反映田园生活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诗人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写作背景】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赏鉴】《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十三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十三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

本文标题:有关反映田园生活的古诗词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