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与安有关的诗词

与安有关的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3-12 09:38:43 阅读: 次

与安有关的诗词

1.与安有关的诗词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旗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赋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关于安字的诗句

次韵知县三兄

宋 苏泂

杨柳依依万缕丝,梅花无计与扶衰。

十分酒满闷如昨,一半春休雨未知。

安得诗书成保社,略容岩壑有心期。

扁舟短策寻常事,肥马轻裘我不为。

读四明尊尧集

宋 方回

大道行天如日月,群儿簸弄竟何如。

自悲责沈曾为学,安得尊尧更有书。

义胆轮囷千古在,神州攻战百年余。

诬辞逆像今俱已,犹恐忠贤恨未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王维

安得舍罗①网,拂衣辞世喧。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刘禹锡

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古词二首 其一】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 【寓兴二首 其一】

权德舆

安流日正昼,净①绿天无风。 【昼】

李峤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二首 其二】

杜牧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 【过田家宅】

郑颋

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临刑诗】

钱信

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 【平望赠蚊】

高骈

此日征南将,安然渡万艘。 【南海神祠】

孔平仲

安稳此凭栏,清香生履舄。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一十二 芙蓉台】

文天祥

安得万里风③,南图回羽翮④。 【曾渊子第四十四】

安得覆八溟(客居),滂沱(原作泥,据杜集改)洗吴越(喜雨)。 【江行第八十九】

方蒙仲

安得似花人,年年陪一笑。 【以诗句咏梅 十年花送诗人老】

不因排根人,安得兹婆娑。 【此君室 其一十八】

王十朋

安道家何处,溪山深更深。 【渊源堂十二诗 其五 同襟馆】

吾门非北海,安得客满坐。 【率饮亭二十绝 其一】

富贵有天命,安贫士之常。 【率饮亭二十绝 其四】

君命不俟驾,安敢怀故乡。 【己卯腊月七日解官离越十九日至家明年正月二日被命除秘书省校书郎卜以八日行书二十字】

安心出三峡,破胆上双溪。 【过老鼠岐 其二】

史尧弼

安得上摘实,贡之白玉堂。 【枣】

司马光

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 【寿安杂诗十首 灵山寺流泉】

白玉蟾

安得安期枣,如瓜恐不然。 【春宵有感 其二】

与春同是梦,安用赏春为。 【春日自省 其二】

龙辅

信此非巫山,安能入郎梦。 【山中寄外 其八】

刘子翚

代木收奇干,安灯创小檠。 【书斋十咏 其九 灯檠】

3.含有“安”字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出自:唐代·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释义:如今到古城金陵探访古迹,还可以见到当年的谢安墩。

2、诗句: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出自:唐代·李白《赠徐安宜》

释义:我在白田渡见到不少老人,他们都在歌颂你的事迹。

3、诗句: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出自:唐代·李白《赠徐安宜》

释义:游荡在外的我,暂居在安邑,蒙受着你的关怀与恩爱,真不忍心跟你辞别。

4、诗句: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出自:唐代·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释义: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画前欲辞官。

5、诗句: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释义: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

4.古诗词,主题"安"关于"安"的古诗词有哪

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

陆机《豪士赋序》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周易.系辞上》

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周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吴竞《贞观政要.君道》

备长在乎任贤,安高在乎同利

《管子.版法》

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淮南子.诠言训》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魏书.杜畿传》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长恨歌》 唐·白居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 先秦·屈原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唐·岑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汉·刘邦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 唐·罗隐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白马篇》 魏晋·曹植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唐·李白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月夜》 唐·杜甫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苏轼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行行重行行》 汉·佚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新雷》 清·张维屏

兵安在,膏锋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民安在,填沟壑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季子平安否

《金缕曲(二首)》 清·顾贞观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唐·孟郊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黄鹤楼闻笛》 唐·李白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琵琶行》 唐·牛殳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秋思》 宋·陆游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从军行》 隋·卢思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望驿台》 唐·白居易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屈原塔》 宋·苏轼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苏轼

5.和玉有关的诗句

古代玉类诗词选 春雨 苏轼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随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夜登江楼 陆游 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

无风驾我周宇县,夜半忽过江边楼。 楼前茫茫天地阔,万顷月浸空江秋。

云阶无尘鸾鹤舞,玉笛裂石鱼龙愁。 肺肝澄澈纳灏气,毛发惨栗临寒流。

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 月下闻笛 杨万里 天色容成水,蟾光链出银。 碧香三酌半,玉笛医生段。

小婉还清壮,多欢忽辛苦。 何人传此曲,此曲怨何人。

拟归院柳边迷诗 杨万里 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院深归有处,柳暗迹都迷。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 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

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 少陵化底路,物物献诗题。

奉和刘舍人初雪 欧阳修 夜雪填空晓更飘,龙墀风冷佩声高。 琼花落处萦仙杖,玉殿光中认赭袍。

下直笑谈多乐事,平时*酒属吾曹。 羡君年少才无敌,顾我虽衰饮觞豪。

曲江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赋得吴都 虞世南 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 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

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 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

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 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丛弟幼成令问 李白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 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

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兴在趣方逸,欢余情未终。

凤驾忆王子,虎溪怀远公。 桂枝坐萧瑟,棣华不复同。

流恨寄尹水,盈盈焉可穷。 至后十日雪中观梅 杨万里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和简文帝卧疾诗 刘孝威 玉躬耗寒暑。

群望崇珪璧。 仁祀盛黄缣,礼坛优绀席。

备钧楚疾愈,俄同宋年益。 岂劳诵赋臣,宁用观涛客。

题画扇 王安石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 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斜特地寒。 新月 赵嘏 玉钩斜傍画檐声,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时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三月三日 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境,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乐府金乐歌 萧纲 槐香欲覆井,杨柳下藏鸦, 山炉好无比,与篝火窗赊。 床头辟绳结,镜上领巾斜。

铁镬钟梁子,铜枢生枣花。 开门抛水柱,城按特言空。

乐府上云乐之玉龟曲 萧衍 玉龟山,真长仙。 九光濯,五云生。

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 耈如玄罗,出游入太清。

早春行 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喜绿草时。

赠傅休奕诗 程晓 茕茕独夫,寂寂静处。 酒不盈觞,肴不掩俎。

厥客伊何,许由巢父, 厥味伊何,玄酒瓠腑。 三光飞竟,玉衡代迈。

龙集甲子,四时成岁。 权舆授代,徐趁当秽, 元服初嘉,万福咸会。

赫赫应门,严嫣朱阙。 群后扬扬,庭燎皙皙。

采药大布山诗 吴均 我本北山北,缘涧采山麻。 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

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 景斜不可驻,年来果如驱。

安得昆仑在,偃寨三珠树。 三珠始结蠲,绛叶凌珠台。

玉壶白凤肺,金鼎青龙胎。 韩众疾王子,何世无仙才。

安期傥欲顾,相见在蓬莱。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岑深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做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二十四诗品[典雅] 司空图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随,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瞻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无题司首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咏玉阶诗 王枢 玉阶已夸丽,复得临紫薇, 北户接翠幄,南路抵金扉。

重叠通日影,参差藏月辉, 青苔梁珠履,微淀拂罗衣。 独笑昆山曲,空见青凫飞。

华清宫 杜牧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行云不下朝云阁,一曲《淋铃》泪数行。

中华玉文化之魄——历代名人、名家咏玉诗、词赋名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效陶潜体>白居易 顾惭青云气,谬奉玉樽倾 <献从叔当宰阳冰>白居易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四昼闭房 <赠写御容妙善师>苏轼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陆游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满江。

6.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

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 ——宋 吴文英《杏花天 重午》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宋 黄公绍《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宋 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宋 文天祥《端午》 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宋 胡仲弓《端午》 端午节诗词选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

本文标题:与安有关的诗词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