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遇见老师的诗词

1.有关“怀念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1. 《寻雍尊师隐居》唐代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2. 《师说》唐代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4. 《远师》 唐代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5. 《新竹》清代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关于感谢老师的诗句
五绝 远师 唐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五绝 酬问师 唐 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
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
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
成功报师尊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老师颂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天净沙六首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3.关于老师诗句古诗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鸣沙石室佚书》
6.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对联》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
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有关老师的古诗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