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巾帼有关的诗词

1.关于巾帼的诗句有哪些
1.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不惭金印重,踉锵腰鞬力。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出自唐代 李贺《感讽六首》
2. 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出自清代乾隆《木兰祠》
3. 袖卷金经便作归,海光晴日荡清辉。鲸鱼载足如船稳,龙女将花出浪飞。玉阜寺门罗树绿,琴台云崦橘林稀。故人相见应相问,为道淮山独掩扉。——出自明代完璞琦公《送慧上人海上归昆山就游吴门西山》
4.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出自宋代李商隐《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
5. 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出自清代徐作肃《题木兰祠》
2.关于巾帼的诗句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裁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
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
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胡虏,
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
丹青先画美人图。
3.关于赞美巾帼英雄的诗句、名言或警句有哪些
1. 巾帼不让须眉
2. 不爱红妆爱武装
一、木兰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二、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佛云堆上祝明妃。
三、穆桂英颂
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
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
下面是赞美李清照的诗与名人名言:
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象管鼠须书草帖,就中几字胜羲之。
4.赞美巾帼的诗句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一 紫房日超胭脂折,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二 腻如玉脂涂朱粉,光是金刀剪彩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唐.杜牧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唐.李商隐木兰花诗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明.曹琏诗题商丘诗 亳上商丘绕故宫,荒台古墓冷秋风。 火星有庙应分野,金果无园发旧丛。
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固犹复许孤忠。 悠悠往事空留迹,尽在行人感慨中。
清.徐作肃题木兰祠 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
5.有关“巾帼不让须眉”的诗词有哪些
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评论】 诗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著作 《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
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
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赏析】 木兰诗(曹道衡)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
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
6.关于巾帼的诗句有哪些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
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
不惭金印重,踉锵腰鞬力。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出自唐代 李贺《感讽六首》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出自清代乾隆《木兰祠》袖卷金经便作归,海光晴日荡清辉。鲸鱼载足如船稳,龙女将花出浪飞。
玉阜寺门罗树绿,琴台云崦橘林稀。故人相见应相问,为道淮山独掩扉。
——出自明代完璞琦公《送慧上人海上归昆山就游吴门西山》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出自宋代李商隐《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
——出自清代徐作肃《题木兰祠》。
相关阅读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