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绘藏族的诗词

1.赞美藏族的诗句
【第1句】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在我国的西部边陲,有一个西藏自治区。那海拔8882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就屹立在藏区的喜玛拉雅山。那里有终年不化的雪山和冰川,那里有雄伟、庄严的布达拉宫!美丽的拉萨,是西藏的首府。神奇的布达拉宫,就在城边。
【第2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藏这块神奇的高原孕育了一个同样神奇的民族——藏族。作为一个内地人,你不能用“落后”这样的词来描述藏族人,他们拒绝“流行”,摒弃“时尚”,沿习本真,刻求原貌,生活在一个自在的时间和空间里。因为这样,他们更接近生命的源头。
【第3句】藏族女人是这个高原的亮色,也是这个高原的创造者。她们放牧、耕作、祈福,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能力和乐观精神。这些妇女无法用汉语中的玫瑰、小夜曲来形容,她们只能称健康、朴实,像她们放牧的牛羊。手工业是藏族女人的第二职业。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话消除了我们之间商品交易的障碍。但对她们推销的商品,我们连连摆手,但她们依然锲而不舍,将东西伸到你的眼前:“买一个吧,买一个吧。”目光是如此执着,执着地让你再也无法拒绝。存在决定意识,苛刻的高原要求她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第4句】藏族人有着最虔诚的信仰,藏族流传着最悠远的文化,藏族保留着最真诚的热情,藏族人拥有最原始的单纯,藏族人拥有最豪放的气概,藏族人喜欢高唱山歌,喜欢手捧哈达舞动,喜欢摔跤,喜欢赛马,喜欢大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请记得那不是因为藏族人野性难寻,只是他们喜欢直来来直往。
【第5句】更为可贵的是藏族人身上的乐观旷达。民间繁多的节日通篇洋溢着歌舞的欢乐。人们对藏族人的印象,大概都是从他们的歌舞中获得的吧?藏族人这一特点类似于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概括的“酒神精神”。在布达拉宫参观的过程中,不时传来女人高亢亮丽的歌声。我用心倾听这高原特有的天籁。歌声来自宫殿的房顶上,十几个盛装的藏族妇女排成两队,每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工具,唱着歌、按着一定的规律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原来她们在打“阿嘎”,这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屋内地面的修筑法,将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以人工反复夯打而成。劳动并不妨碍她们热情欢乐的歌唱,这是一个没有悲歌的民族。
2.描写藏族风情的古诗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描写藏族风情的古诗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赞美“藏族”的诗句有哪些
1、听妈妈讲纳木错蒙语叫“腾格里海”,意为“天湖”。因为它是与天相交的地方。距县城61公里。湖面海拔高度4718米,面积194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三个岛屿。有石柱,石林,天生桥等自然景观。岛上有葛举派寺庙和众多洞穴古迹,湖滨水草丰美,湖水多变瑰丽。
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3、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让人没有理由拒绝,让我们用强烈的好奇。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一起去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
4、到了拉萨,我看见周围都是高山,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山上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拉萨市就在这群山之中,是一块好大好大的盆地,我们坐的车穿过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两边都市热闹的城市和美丽的村庄。
5、这里,有最壮观的山川河流。这里,有最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最浓厚的宗教情怀。这里,有最朴实的西藏人民。
6、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海拔4800米“羊卓雍错”,“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险。路边有许多放养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见到的美丽花朵。到了山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湛蓝的湖水。只见白云从我们头顶上飘过,周围是翠绿的草地……哇!西藏太美了!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2-4] 。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3]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4] 。
5.介绍一下有关于西藏的诗词赋
西藏文人诗歌的一种。最著名的是米拉日巴的《十万道歌集》。它是西藏较早的一部作家诗集,有几种木刻本,共收五百首诗歌。诗歌往往从描绘山林情趣入手,继而对世俗社会发出感慨,最后归结于叫人们皈依佛法,以求正果。因此,尽管作品也抨击了社会上层的欺侮弱小和某些宗教徒的虚伪作风,但其主旨还是在于宣扬人生苦海、一切皆空、无常、六道轮回等佛教思想,客观上起到了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米拉日巴之所以在自己的《道歌》中流露出如些的消极情绪,这同他的身世是有密切关系的。
格言诗
藏语里称为“勒谐”,意为“善言”。其主要是宣扬人的处世哲理。作者利用这种格言诗的形式,叙述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和求学精神以及待人接物应有的态度,等等。写法上也是采用了四行一段的民歌体,每行七言(民歌为六言),也是两句为喻,两句指实(民歌比喻在前,格言比喻在后)。突出的特点是,为了陈述主题,采用了极为丰富的比喻、推理手法,使作品很富有哲理性。所使用的比喻,均是为人们所熟悉的。除了鱼虫花草、日月山川等外,还使用了许多民间典故、谚语,因而深受群众的喜爱,不少格言诗广为群众背诵、引用。
西藏最著名的格言诗有:《萨迦格言》、《格丹格言》、《水树格言》等。
《萨迦格言》共九章:1.观感学者品,2.观察上等人品,3.观察愚人品,4.观察贤愚混杂品,5.观察恶行品,6.观察自性品,7.观察不当行为品,8.观察事物品,9.观察教法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对统治阶级凶狠本性的揭露,有对自私、虚伪、贪婪、愚昧行为的讽刺和抨击,有对如何求知识和做学问的劝告等等。所有对生活是非曲直的看法,自然是根据作者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立场,难免带有种种阶级偏见和时代的局限。
《萨迦格言》的作者是萨班·贡嘎江村(一一八二――一二五一)。他从小跟随父兄受严格的释典、经学教育。以后漫游西藏和印度各地,拜名流为师,攻读梵文,研究佛经,成为西藏佛教萨迦派的著名大师,号称班智达。著作除《萨迦格言》外,还有哲学著作《明因藏论》及佛教律部著作《三仪律差别论》,等等。六十三岁时,应阔端邀请赴凉州(今甘肃武威),商请归附“随土纳贤”,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过重大贡献。七十岁病逝于凉州。
《格丹格言》,全书一百二十五首。内容均是辨别智愚的论述。每两首为一组,以对比的手法谈论智者和愚者的差别。所用标准,与《萨迦格言》相同,都是以佛教教义为立足点的,自然抹杀了阶级的本质。作者为索朗扎巴(一四七八――一五五四),系安多地区人,从小出家为僧,此后专攻因明学,曾在拉萨哲蚌寺荣获一等格西学位,五十二岁担任甘丹寺的“色赤”(法王),七十六岁去世。
《水树格言》,与《萨迦格言》一样,同是藏族文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水树格言》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水引伸出来的,叫《水喻格言》,一百三十九首;另一部分是从树引伸出来的,叫《树喻格言》,一百首。共二百三十九首。思想内容上,有对暴君和坏人的揭露和抨击,有对正直纯洁美德的赞扬,以及求学、待人接物的应有态度,等等。但也有不少内容是直接宣扬宗教迷信的。写法上与《萨迦格言》相同,也是采取四句七言的形式,艺术上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作者是贡唐丹白准美(一七一七――一七八六),他生于安木多地区(今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拉卜楞寺的大活佛,即贡唐第三世。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藏族学者,著作很多,辑有《贡唐丹白准美全集》。
6.赞颂藏族的诗歌
1、布达拉宫
作者:仓央嘉措 朝代:清
白宫红殿湛蓝天,
盖世高原气万千。
竺法渐传三界远,
盛音近绕佛堂前。
【译文】布达拉宫,在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布达拉”是观音胜地普陀罗的梵语音译,即佛教圣地之意。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相传是松赞干布专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
殿堂房舍近万间,有宫殿、佛殿、灵塔、经堂、僧舍、平台、庭院等。红宫居中,白宫横列东西两翼,殿宇嵯娥,富丽辉煌,上耸蓝天,气势磅礴,令人神往。布达拉宫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西藏
作者:海子 朝代:现代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他说: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
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
【译文】《西藏》是海子早期的作品之一。海子的“西藏”是海子的存在空间与时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孤独”、“未醒”的自我封闭的“石头”状态,其实是一种存在的虚幻。
扩展资料:
藏族文化的特点:
1、独特性和完整性:
藏族文化主要以藏族聚居的地域文化为主,解放之前因为藏区还处于几乎封闭的环境,它的文化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较少,保持着较完整的原始状态,因此,现在可以说现在保留着的文化较完整。
2、地域性和多样性:
藏区以地域主要分为卫藏、康区、安多、阿里四地,各自的文化呈现不同的特色;以地理环境而言高地、平地、山谷、林区等所处的地域文化有所不同;以劳动产业不同而言牧区、农区、农牧结合以及少数的渔业区的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性方面:
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的“卡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也被大多学者认为拥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几乎藏族的所有文化都是以一同一种载体藏文来贯穿始终和有效的统一。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