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关邮驿邮路的诗词

1.有关邮驿的诗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商山早行(唐?温庭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别建安(宋?陆游)
欹帽扬鞭晚出城,驿亭灯火向人明。
多情叶上萧萧雨,更把新凉送客行。
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第次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关于邮政的诗词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一个邮递员的心声 ------小哈 为何我分不清, 分不清早就熟悉了的白天黑夜, 可是我丢失了辨别? 总是沉甸甸,沉甸甸, 是人民的, 人民赋予的我承诺了的事业。 所有的这些信笺里包裹着的, 是彼此的思念, 是川流人群里美好的祝愿, 让身处异地有了同样的喜悦。 白天的人们是繁忙的, 正如夜晚繁忙的我一样。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终于可以流淌出人们高兴的泪水、汗水, 哪怕没人了解过也没打算去了解我们。 行囊总算鼓足了起来, 我即将面对崭新的阳光、崭新的凉风、崭新的黑夜。 通讯愈发强大起来了, 我开始迷惘了, 有天人民会不需要我了,这是肯定的。 可是,我又岂能甘心呢? 从第一天起,成功送出第一份信笺的那一次, 我再也离不开人民, 再也离不开从人民哪里感受到的人间真情、人间挚爱, 再也无法忘记, 那与他们一起或喜或悲或忧或愁。 外面的雨如约地来了, 叩响了我窗户上的玻璃, 发出滴答的声响。 恍然明白,夜很深了, 我的工作室依旧亮如白昼。 有谁不渴望在寂静的夜里寂静着进入梦乡啊, 而我渴望的是, 今天那位接收到我送去祝福的人们, 希望他们正在梦里记起信里面的幸福。 黑夜即将被阳光点燃, 我完全没有心思去想, 去感伤我的职业。 我很庆幸我的与众不同, 我欣赏着太阳照亮月亮,月亮幻成太阳的美好, 我体会着那么多人的感受, 我品尝着寄托信任的自信。。。 我分不清什么是白天黑夜, 因为白天与黑夜对于我在每天开始的时候, 就已经对我不重要了, 真的不重要。 邮政赞 ------哈子 邮情万千百家欢, 不惧南北方圆宽。 为解忧民相思难, 任他川山几多弯。
3.赞美邮政的诗词
欢庆凯歌,迎风飘扬, 一路走来,邮政,百年激昂!
看岁月,数今朝,我们风风雨雨;
谋转型,促发展,我们日夜兼程。
曾几何时,邮政亦是邮驿、烽火台;
走入近代,邮政亦有驿站、商营民信;
还看今朝,邮政已是全面、综合服务体。
邮政事业,已逐渐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邮政事业,是一方火热的阵地, 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们用双手触摸市场的脉搏, 用心感受市场的动荡。
我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去完成对邮政事业的一次次冲浪。
那些时光,邮政人用心填平了与客户之间的沟壑;
那些时光,邮政人用笑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为了转型发展,我们走过坎坷;
为了绿色邮政,我们走上征途。
春花秋月,风雪雨霜, 我们用真情叩开了客户心扉, 我们用汗水打开了当今市场。
我们把“微笑”和“诚信”写成人生试题, “优质服务”的称赞,映红了我们的脸膛。
为我们的努力喝彩吧,为我们的选择喝彩吧, 铸就百年邮政,诠释邮政人的无悔人生!
扩展资料:
古代邮政:在古代是邮驿,为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
现代邮政: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是现代邮政的开始。
邮政公司: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商业竞争不断扩大下国家利益不断被商业利益取代,商业利益逐渐成为各国邮政不得不考虑的生存法则,由此而运营了邮政公司。
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通信部门,具有通政通商通民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邮政
4.赞美邮政的诗词
欢庆凯歌,迎风飘扬, 一路走来,邮政,百年激昂! 看岁月,数今朝,我们风风雨雨; 谋转型,促发展,我们日夜兼程。
曾几何时,邮政亦是邮驿、烽火台; 走入近代,邮政亦有驿站、商营民信; 还看今朝,邮政已是全面、综合服务体。 邮政事业,已逐渐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邮政事业,是一方火热的阵地, 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们用双手触摸市场的脉搏, 用心感受市场的动荡。
我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去完成对邮政事业的一次次冲浪。
那些时光,邮政人用心填平了与客户之间的沟壑; 那些时光,邮政人用笑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为了转型发展,我们走过坎坷; 为了绿色邮政,我们走上征途。
春花秋月,风雪雨霜, 我们用真情叩开了客户心扉, 我们用汗水打开了当今市场。 我们把“微笑”和“诚信”写成人生试题, “优质服务”的称赞,映红了我们的脸膛。
为我们的努力喝彩吧,为我们的选择喝彩吧, 铸就百年邮政,诠释邮政人的无悔人生! 扩展资料: 古代邮政:在古代是邮驿,为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 现代邮政: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是现代邮政的开始。
邮政公司: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商业竞争不断扩大下国家利益不断被商业利益取代,商业利益逐渐成为各国邮政不得不考虑的生存法则,由此而运营了邮政公司。 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通信部门,具有通政通商通民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政。
5.古代的信使邮驿,邮是指
邮驿 1。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 2.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通信活动。
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 3.我国古代的驿置是以递送文书为主的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其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
4.上海中华书局于1940年8月出版了《中国邮驿发达史》一书,著者为楼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邮递速度很快,当时人们称其为接力邮政。
6.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7.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 9.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
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 10.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声光通信。 12.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
13.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 18.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
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
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 20.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21.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供来往者使用。 22.春秋时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车传。
23.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来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 24.战国时代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各国派遣使者时,要由君主颁发一种信物---节。
25.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的。 26.春秋时的邮传已"北通燕蓟,南通楚吴,西抵关中,东达齐鲁。
" 27.我国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 28.兵符是战国时调兵遣将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30.在秦朝,作为主要通信机构的是邮亭。
31.秦代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 32.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来的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关于邮律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法”。
33.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 34.木牍是古代书写于木片上的信函、文书。
1976年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里出土的"黑夫、惊木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牍家信。 35.驿置和邮亭是汉代主要的通信组织。
36.汉代邮驿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这与现代邮递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始建立国际邮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
38.有关汉代邮驿重要的史料来自出土的木简。 39.汉代的烽火燧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严格规定和检查制度,一般说来,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粘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
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 42.根据出土的汉简内容反映,汉代邮驿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封发、运递、时限与检查等三项内容。
43.汉代邮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和运送货物外,主要是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 44.把紧急的文书交代马传,或利用驿或派专人,汉简中称为"吏马驰行"。
45.我国进入东汉以后,战事频繁,通信工具中废除了传车,改以快马,"置"也逐渐改称"驿"或"驿置"。 46.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合一;这在中国邮驿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7.所谓"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