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认命的古诗词

1.形容认命的诗句
朱元璋劝人认命的诗
明人冯梦龙在《古今谈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晚宴后信步来到国之监。刚坐定,一名厨人献上香茗,朱元璋酒后口渴,一饮而尽,倍觉此茶醇和可口,再饮一杯,更觉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朱元璋一高兴就命人赏给厨子一副冠带。这事在国子监引起不小的震动,暗地里大家发开了牢骚。有个老生员,更是感触,独自咏诗道: “十年寒窗下,何如一盏茶!”意思是说,我十年苦读,不如这一杯茶值钱!可巧,这时太祖便衣私访再次来到国之监。听到了他的咏诗,便应声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关于对不公平感到无奈的古诗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作为咏叹人生苦闷的抒情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在抒述角度上有两个不同的类型:一是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另一是作者不露面,假借诗中特定人物角色来抒发情感。前两首以思妇身分出现的言情之作,属于后一类型。
此篇则属前一类型,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亦有所本。
清人钱振伦为《鲍参军集》作注时,曾引《世说新语·文学》里的一段记载:“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刘尹答曰:‘譬如写(通“泻”)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可见用“泻水置地”打比方,在当时的玄学清谈中早已出现,并非鲍照首创。不过细心剖析一下,刘尹的答话是用水形的规整与否来喻指人性的善恶不齐,而鲍诗则是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其内涵并不等同。
相比之下,刘说更富于学理气息,而鲍喻则更接近生活,更为生动自然,也更适合于诗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诗人的独创性仍是无可置疑的。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就不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了。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
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也不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
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就不用得着写下去了。不然。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此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
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读者细心玩味。
3.表达认命于无奈的诗词有哪些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出自:五代·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晨起的寒雨,暮晚凄风。
2、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出自:唐·李白《玉壶吟》。
译文:昔者烈士击玉壶而悲歌,以倾吐吐心之踌躇,而惜其暮年将至。
3、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出自:唐·李白 《行路难·其二》。
译文: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
4、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自:南北朝·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源》。
译文: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5、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出自:唐·孟浩然 《归终南山》。
译文: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4.关于不畏艰辛的古诗词
李白《行路难》赏析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首比较经典,希望您能喜欢!
祝您好运!
5.形容不离不弃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二、《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回词: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三、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6.有关不抛弃不放弃的诗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古诗来形容心情的形容认命不予攀比
竹枝歌七首 其六(宋·杨万里)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罗状元醒世诗 其一富贵从来未许求,几人骑鹤下扬州.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求处便无忧.憨山大师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休将自己心田欺 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 耐烦作事好商量从来硬弩弦先断 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 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 幻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 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嗔堕地狱 公平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 两盅和气二陈汤生前枉费心千万 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 寿夭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斗胜 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 不知何处是家乡。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