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辽阳的古诗词

1.赞美辽阳的五言诗( 20字
(1) 辽阳首山翠风亭
辽鞍景尽收,人在翠风楼.身动随景动,思流化诗流.
钢都黑烟掠,纤城白云游.又是清秋节,唱和不见愁.
(2)当涂太白楼
谪仙今何在?风月江天楼.翠螺山遮雾,楚江水横流.
祠堂书墨秀,酒意诗魂游.一览群峰小,与君消古愁.
(3) 山海关
两京锁钥地,山海第一楼.孟女望夫泪,龙头逐波流.
枕山红颜舞,襟海落日游.日暮西风起,水涨浮云愁.
(4)九江浔阳楼
我做浔阳客,寻醉浔阳楼.酒阑笔狂舞,诗尽杯溅流.
掷银风月老,仗剑江湖游.餐罢水浒宴,人去楼空愁.
(5) 黄鹤楼
不见黄鹤舞,空余黄鹤楼.千年音韵动,万载江水流.
汉阳树边眺,鹦鹉洲上游.崔颢题诗后,难以逾越愁.
2.辽阳高一语文必背古诗文
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离骚 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长亭送别 王实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凭箜篌引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
3.描述沈阳的诗句
戴梓·浑河晚渡《辽海丛书》记载了戴梓曾为沈阳老八景之一写下的一首诗《浑河晚渡》,诗云: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
鸟入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
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戌楼。这首诗透过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勾勒出了浑河曾经有过的美丽景观。
它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将黄昏中浑河渡口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记写了诗人来到渡口时,面对红日坠山,新月初升,银波碎影,轻舟荡漾。
忽闻盛京城里传来低婉的钟声,牵动其哀苦情怀,抒发出心境难平的无限感慨。缪公恩·浑河浊流直拟下昆仑,襟带陪都众水尊。
卷地东来山作障,排空西去海为门。声推雪浪惊雷起,势压风湍阵马奔。
多少黄沙埋白骨,谁凭杯酒吊英魂。缪公恩,字立庄,别号兰皋,隶汉军正白旗,沈阳人。
嘉道间被誉为盛京名士,是辽东著名诗人兼书画家,著有《梦鹤轩梅〖FJF〗遚〖FJJ〗诗钞》、《题兰稿》等。诗钞中反映辽东之作,诸如《浑河》、《暮过浑河》、《晓渡浑河》、《浑河即目》、《过首山》、《过辽阳》、《铁岭东山道中》、《归自辉山途间漫成》、《万泉河纳凉》(二首)、《万泉河步月》、《过十三山》、《杏山》、《乌拉草》、《宿塔弯》、《读王瑶峰先生游千山诗》、《王义门以其大父瑶峰前辈诗稿属为校订因题卷后》等,其中写沈阳的一些诗,在历代反映沈阳的诗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冯惟健·沈阳道中绝塞驰孤骑,空怀壮士忧。风生鸭绿险,铃急虎营秋。
草色横沙碛,雪山渺戍楼。近闻经国议,开拓旧边州。
广宁冯氏一族三代皆工诗文,为明代辽海名家。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
因先人流戍辽东,生于广宁,正德进士,官至按察副使,解官隐于家。生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讷,皆颖敏好学,诗文精妙。
孙冯琦亦善诗。冯氏一门诗名远播,誉满海表,写出许多极具边疆风色,辽海情怀的好诗。
康熙玄烨·驻跸奉天府四海为家日,鸣銮过旧京。新丰安可并,若水事堪平。
城市风犹古,弦歌化渐行。巍峨城阙在,往岁几经营。
乾隆弘历·登凤凰楼缔构常思祖业艰,千秋百二巩河山。于今试上高楼望,辽水依然襟带间。
缪润绂·沈阳百咏·元宵秧歌元宵节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
缪润绂,字麟甫,号东霖,缪公恩曾孙。光绪进士,官知州。
多才艺,以诗名。仕前即出版《沈阳百咏》,传咏至今。
《沈阳百咏》是百首竹枝词,写唱沈阳地方风物、掌故的民俗诗集。笔调轻松欢快,时含幽默谐谑,是反映清末盛京生活的诗歌作品。
七律·浑河行晚文/当代网友 关东秋影静月初挂浑南柳,江堤泛虹醉眼帘。华年锦色随波逝,倦看枯荣云水端。
弱冠轻辞从戎志,苍颜笃向走笔娴。神理难推尊其道,淡泊危楼云雾间。
天净沙·兰州代课教师被无情扫地出门有感山村哺育芳华,清贫独耐惟嗟。一世憨牛笨马。
官文令下,沧然卷铺归家。天净沙·为代课教师叹息乡村陋室童丫,清贫低酬寒家,辛劳病残白发,一纸令下,抱憾怆然还家!和网友风雨沧桑【天净沙·为代课教师叹息】令者不识匠人苦,闻者怜惜岂当时。
壮岁难得半句赞,耄耋何恋接皇旨。三尺情缘一纸尽,独抱清贫归未迟。
余劝诸君多谨慎,世间笑话何独此?诉衷情·为代课教师叹息——运城风雨沧桑当年寻梦上讲台,苦心育英才。今朝梦断何堪?伤感伴心寒。
愿未了,鬓先白,憾离开。此生谁料,心在校园,身老农宅。
4.辽阳版小学语文古诗都有哪些
咏鹅 悯农 静夜思 唐 骆宾王 唐 李绅 唐 李白 鹅鹅鹅, 锄禾日当午, 床前明月光, 曲项像天歌。
汗滴禾下土。 疑是地上霜。
白毛俘绿水, 谁知盘中餐, 举头望明月, 红掌拨清波。 粒粒皆辛苦。
低头思故乡 草 春晓 古朗月行 登鹳雀楼 唐 白居易 唐 孟浩然 唐 李白 唐 王之涣 离离原上草, 春眠不觉晓, 小识不识月, 白日依山近, 一岁一枯荣。 处处闻啼鸟。
呼作白玉盘。 黄河入海流。
野火烧不尽, 夜来风雨声, 又疑瑶台镜, 欲穷千里目, 春风吹又生。 花落知多少。
飞在青云端。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二) 蚕妇 夜宿山寺 江雪 梅花 唐 李绅 宋 张俞 唐 李白 唐 柳宗元 宋 王安石 春种一粒粟, 昨日入城市, 危楼高百尺, 千山鸟飞绝, 墙角数枝梅, 秋收万颗子。 归来泪满巾。
手可摘星辰。 万径人踪灭。
凌寒独自开。 四海无闲田, 遍身罗绮者, 不敢高声语, 孤舟蓑笠翁, 遥知不是雪, 农夫犹饿死。
不是养蚕人。 恐惊天上人。
独钓寒江雪。 唯有暗香来。
语文第四册: 小池 咏柳 村居 宋 杨万里 唐 贺知章 清 高鼎 泉眼无声惜细流, 碧玉妆成一树高, 草长莺飞二月天, 绿阴照水爱晴柔。 万条垂下绿丝绦。
拂堤杨柳醉春烟。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知绿叶谁裁出, 儿童散学归来早,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月春风似剪刀。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登飞来峰 鹿柴 江上渔者 唐 杜甫 唐 元稹 宋 王安石 唐 王维 宋 范仲淹 黄四娘家花满蹊, 秋丛绕舍似陶家, 飞来山上千寻塔, 空山不见人, 江上往来人, 千朵万朵压枝低。 遍绕蓠边日渐斜 闻说鸡鸣见日升。
但闻人语响。 但爱鲈鱼美。
留连戏蝶时时舞, 不是花中偏爱菊, 不畏浮云遮望眼, 返景入深林, 君看一叶舟, 自在娇鹰恰恰啼。 此花开尽更无花。
自缘身在最高峰。 复照青苔上。
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唐 刘长卿 宋 王安石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时田园杂兴 小儿垂钓 三衢道中 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宋 范成大 唐 胡令能 宋 曾几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 昼出耘田夜绩麻, 蓬头稚子学垂纶, 梅子黄时日日睛, 众鸟高飞尽, 移舟泊烟渚, 村庄儿女各当家。
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溪泛尽却山行。
孤云独去闲。 日暮客愁新。
童孙未解供耕织, 路人借问遥招手, 绿阴不减来时路, 相看两不厌, 野旷天低树, 也傍桑阴学种瓜。 怕得鱼惊不应人。
添得黄鹂四五声。 只有敬亭山。
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送元二使安西 清 查慎行 唐 王维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绝句 早发白帝城 滁州西涧 望庐山瀑布 唐 杜甫 唐 李白 唐 韦应物 唐 李白 两个黄鹂鸣翠柳, 朝辞白帝彩云间, 独怜幽草涧边生, 日照香炉生紫烟, 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上有黄鹂深树鸣。
遥看瀑布挂前川。 窗含西岭千秋雪, 两岸猿声啼不尽, 春潮带雨晚来急, 飞流直下三千尺, 门泊东吴万里船。
轻舟已过万重山。 野渡无人舟自横。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杜牧 唐 王维 远上寒山石径斜, 独在异乡为异客, 白云生处有人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 停车坐爱枫林晚, 遥知兄弟登高处, 霜叶红于二月花。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语文第八册: 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苏轼 唐 杜牧 宋 范成大 竹外桃花三两枝, 千里莺啼绿映红, 梅子金黄杏子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村山郭酒旗风。 麦花雪白菜花稀。
蒌蒿满地芦芽短, 南朝四百八十寺, 日长篱落无人过,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唯有蜻蜓蛱蝶飞。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回乡偶书 唐 李白 唐 李白 唐 贺知章 李白乘舟将欲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少小离家老大回, 忽闻岸上踏歌声。 烟花三月下扬州。
乡音无改鬓毛催。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远影碧空尽, 儿童相见不相识,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唯见长江天际流。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唐 李白 宋 苏轼 宋 叶绍翁 天门中断楚江开, 横看成岭侧成峰, 萧萧梧叶送寒声,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远近高低各不同。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 知有儿童挑促织,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深篱落一灯明。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唐 张继 唐 高适 唐 白居易 唐 祖咏 月落乌啼霜满天, 千里黄云白日曛, 一道残阳铺水中, 终南阴岭秀, 江枫渔火对愁眠。
北风吹雁雪纷纷。 半江瑟瑟半江红。
积雪浮云端。 姑苏城外寒山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可怜九月初三夜, 林表明霁色,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下谁人不识君。 露似珍珠月似弓。
城中增暮寒。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
5.关于“沈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南乡子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睡起绕回塘。
不见衔泥燕子忙。 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
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
卧看游丝到地长。 自恨无聊常病酒。
凄凉。 岂有才情似沈阳。
赠别 朝代:近代 作者:许晓轩 相逢狱里倍相亲,共话 雄图叹未成。 临别无言唯翘首,联军已薄沈阳城。
哀沈阳 朝代:近代 作者:马君武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哀沈阳 朝代:近代 作者: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5. 赠乔二郎 朝代:唐代 作者:吕岩 与君相见皇都里,陶陶动便经年醉。 醉中往往爱藏真,亦不为他名与利。
劝君休恋浮华荣,直须奔走烟霞程。 烟霞欲去如何去,先须肘后飞金晶。
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 当时玉汞涓涓生,奔归元海如雷声。
从此夫妻相际会,欢娱踊跃情无外。 水火都来两半间,卦候翻成地天泰。
一浮一沈阳炼阴,阴尽方知此理深。 到底根元是何物,分明只是水中金。
乔公乔公急下手,莫逐乌飞兼兔走。 何如修炼作真人,尘世浮生终不久。
人道长生没得来,自古至今有有有。
6.寻一首古诗的解释
在清风寺正门两旁的墙壁上,分别刻着两首诗,左侧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辽城望月》诗“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此诗由著名书法家温同春书写.右侧为清康熙皇帝玄烨巡幸辽阳时题的诗“肃将轩驾向辽阳,暖日晴薰百草芳……林间苍藓侵入径,墙上新花缀女墙……”此诗由书法家杨玉林书写.这两首诗都对首山进行了描绘赞美.而这两位皇帝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唐太宗时代的贞观之治,清康熙年间的康熙盛世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太平盛世.这两位皇帝均到过首山并留下诗篇,实在是给首山这块宝地光彩.诗云:二圣遗踪不可寻,长车古道散烟云,但存诗句刻寺壁,古刹清风倍有神.。
7.关于年的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柱天动业须君了,借我茅斋看十年"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十年流落忆南烹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过父老,几日赛城隍。
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写文章半句空。
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
万里请缨歌出塞,十年磨剑笑封侯。
十年鸡窗努力,一朝雁塔题名。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初入浯溪已十年,苍松翠柏隔遥天。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十年无消息,举盏泪潸潸。
十年难见中秋月, 一夕幸会亮心田。
三叶素风门阀在,十年陈迹履綦销。
十年隐迹无人问,一片秋山映读书。
一忆西湖太瘦生。十年不到梦曾行。
十年目断鲸波阔。万里相逢歌怨咽。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与安有关的古诗词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旗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赋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9.求助
北陵,本名“昭陵”,位子沈阳城北约十华里, 故称“北陵”。
这里埋葬着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陵区古松参天,湖水荡漾,金瓦红墙,斑斓耀目。
充分显示出这座封建皇家陵园雄伟的气势。“风水宝地”特有的庄严,肃榜和神秘,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激起思古之幽情。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昭陵的石马有一些传说。相传这对白马一个叫“大白”,一个叫“小白”,都是大宗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匹坐骑。
虽然太宗身材魁武,但骑大白每天可行军一百里,骑小白每天能走五十里。崇德六年.辽西松山、杏山大战时,皇太极就是骑这两匹马从盛京疾驰至前线亲自督战,使此战大破明军十三万,取得了重大胜利。
再是,大凌河之战,太宗迫使明朝骁将祖大寿降清。这场战争大白、小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表彰它们的功绩,太宗驾崩之后,便将这两匹马的雕象立在陵前守陵。乾隆皇帝来盛京东巡祭扫特意来到石马前,抚今追昔,为石马吟诗作赋,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弘历的即兴作《昭陵石马歌》曰: 陵图石马拟翁仲,古即有之识与共。
昭陵石马独超群,大白小白奏殊勋。 一乘杏山战败明军十三万, 再乘大凌河大寿降我军。
其余破敌斫阵那可数, 莫不安吉供御物我物。 遂成宏业建大清,绳天裕后无锡瑕。
宋至王孙金侍诏,图唐六马皆曲肖。 这首诗大意是说,陵墓立石象生这是古代就有的制度。
但是昭陵的石马非同一般石象生可比,它是大宗的两匹御马雕像,此马曾经立过许多战功,为大清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唐太宗的昭陵雕刻他生前六马.史称“唐昭陵六骏”,这两匹白马就是仿照唐昭陵的规制雕刻的。
由于乾隆皇帝每次祭扫昭陵都要恭瞻这两匹白马,于是成为东巡的一项固定制度,其他皇帝到昭陵来也都步其后尘,为大白、小白写诗赞颂,如,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东巡时都写过同样形式的《昭陵石马歌》。除此之外,昭陵石马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这一种传说说,这两匹马不叫大白、小白,而是叫“大清”、“二清”。
相传有一次,太宗被明朝大将李成梁活捉,在押送太宗去辽阳的途中,太宗依靠大清马和二清马的奋力营救而逃脱,为感念这两匹马的救驾之恩,崇德元年定国号称帝,太宗选择了“大清”二字为国号等等。 写的不详细,多多包涵,谢谢。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