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的诗词歌赋

1.弘扬中华文化的诗词歌赋
——屈原恨
秦皇十年吞八荒,志比鸿雁六国亡。
南疆纵横九万里,视秦下吏如爹娘。
书字同文歌同音,天下从此无侯王。
昔年文王卧病榻,鬻熊亲奉始封疆。
不愿天下尽归楚,但冀国祚万世长!
颛顼传国八百年,何事空投汨罗江?
战国方是好时光,男儿此时现锋芒。
欲致国君尧舜上,奈何乌云掩圣光。
中秋月圆人难圆,独酌杯酒愁思长。
忽闻怀王意西去,三闾泣泪两鬓霜。
三元辞岁国途微,岂可以此祀三皇?
中秋赏月重阳菊,把酒无须南山望。
忠君岂知祸事酿,忍将洁躯付浊江?
端午吃粽洗艾蒿,屈子益恨情愈伤。
恨己不能挽狂澜,恨己不能逐虎狼。
此志永存天地间,浩气汤汤正气张。
——蝶恋花.念屈原
一叶孤舟绝汨罗,形容单薄,罢黜犹忧国。
少年豪气志蹉跎,两鬓微霜不堪说。
从来忠骨多寂寞,一世风波,清衣怎堪浊。
铮魂化作江中土,江上留作渔父歌。
——中华怀古
开天辟地一甲子,东风送暖又国庆。
曲殇流水亘古今,华夏雄传五千年。
古今一脉相传承,灿烂文明先人传。
清明倍感思先贤,登高拜祖意惆怅。
杏花村外酒香飘,黄帝陵前万人祭。
清风拂柳雨濛濛,轻烟浮动隐青山。
惟愿先人在天灵,苍天赐福佑中华。
汨罗江岸楚辞传,至今千里留楚风。
应怜屈子亡国恨,从此江水不朝东。
龙舟破浪千帆竞,风飘粽香拂两岸。
千家万户插艾叶,五湖四海齐欢腾。
正月十五月中秋,东风十里桂花香。
人聚中庭共赏月,月隐清辉万点星。
游子见此益思乡,手执月饼意彷徨。
今昔风景更如昔,遥望明月寄相思。
相思苦短情更长,爆竹声中庆团圆。
欢聚只恨夜更短,高举金樽更迎春。
门前对联红两边,龙飞凤舞喜气洋。
祖国山川家更好,岁岁年年新气象。
六十华诞家温馨,十三亿人齐欢腾。
中华崛起龙飞舞,气贯长虹傲苍穹。
——兰池宫夜谈
幽灯暗点雨垂帘,
冷月无言剑气寒。
大秦铁军等闲去,
不及兰池一夜谈。
兰池宫是秦王嬴政的水景园,嬴政曾多次在此与李斯夜谈,共商国是,奠定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帝王之业。
2.弘扬中华文化的诗词歌赋
——屈原恨秦皇十年吞八荒,志比鸿雁六国亡。
南疆纵横九万里,视秦下吏如爹娘。书字同文歌同音,天下从此无侯王。
昔年文王卧病榻,鬻熊亲奉始封疆。不愿天下尽归楚,但冀国祚万世长!颛顼传国八百年,何事空投汨罗江?战国方是好时光,男儿此时现锋芒。
欲致国君尧舜上,奈何乌云掩圣光。中秋月圆人难圆,独酌杯酒愁思长。
忽闻怀王意西去,三闾泣泪两鬓霜。三元辞岁国途微,岂可以此祀三皇?中秋赏月重阳菊,把酒无须南山望。
忠君岂知祸事酿,忍将洁躯付浊江?端午吃粽洗艾蒿,屈子益恨情愈伤。恨己不能挽狂澜,恨己不能逐虎狼。
此志永存天地间,浩气汤汤正气张。——蝶恋花.念屈原一叶孤舟绝汨罗,形容单薄,罢黜犹忧国。
少年豪气志蹉跎,两鬓微霜不堪说。从来忠骨多寂寞,一世风波,清衣怎堪浊。
铮魂化作江中土,江上留作渔父歌。——中华怀古开天辟地一甲子,东风送暖又国庆。
曲殇流水亘古今,华夏雄传五千年。古今一脉相传承,灿烂文明先人传。
清明倍感思先贤,登高拜祖意惆怅。杏花村外酒香飘,黄帝陵前万人祭。
清风拂柳雨濛濛,轻烟浮动隐青山。惟愿先人在天灵,苍天赐福佑中华。
汨罗江岸楚辞传,至今千里留楚风。应怜屈子亡国恨,从此江水不朝东。
龙舟破浪千帆竞,风飘粽香拂两岸。千家万户插艾叶,五湖四海齐欢腾。
正月十五月中秋,东风十里桂花香。人聚中庭共赏月,月隐清辉万点星。
游子见此益思乡,手执月饼意彷徨。今昔风景更如昔,遥望明月寄相思。
相思苦短情更长,爆竹声中庆团圆。欢聚只恨夜更短,高举金樽更迎春。
门前对联红两边,龙飞凤舞喜气洋。祖国山川家更好,岁岁年年新气象。
六十华诞家温馨,十三亿人齐欢腾。中华崛起龙飞舞,气贯长虹傲苍穹。
——兰池宫夜谈幽灯暗点雨垂帘,冷月无言剑气寒。大秦铁军等闲去,不及兰池一夜谈。
兰池宫是秦王嬴政的水景园,嬴政曾多次在此与李斯夜谈,共商国是,奠定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帝王之业。
3.中华文化 诗词歌赋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
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
无论我走到那里,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
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
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
你用速度,你用实力,
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
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充满希望,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朝气蓬勃!
4.中华文化 诗词歌赋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 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 无论我走到那里,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 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 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 你用速度,你用实力, 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 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充满希望,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朝气蓬勃。
5.关于赞美女性的诗歌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列女操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6.关于常熟的文化,诗词歌赋有什么
民间艺术 虞山琴派 在长达3000年的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的琴人中间,称某些具有共同特点者为琴派。
其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 从唐代的“吴”、“蜀”声到“沈”、“祝”声,再到宋代的阁谱、江西谱,记录着琴派产生以前的发展历程,为形成琴派积累了日渐成熟的条件。
由于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声”或“谱'都还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说是它的雏形,历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师,被琴界称为“徐门正传”的创始人徐天民之孙徐梦吉(号晓山中人),长期在江苏常熟讲学,故可以说,他为常熟出现虞山派准备了条件,而一代宗师,虞山派创始人严澄(字道澈,号天池)和徐上瀛(号青山)共同的老师—一著名琴师陈爱桐和子陈星源则为虞山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明代末年,虞山派兴于江苏常熟,因当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称熟派、琴川派),其创始人严天池,在常熟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琴社组织—一琴川琴社。他师承了陈爱桐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了京师琴派沈音的创造,形成了‘清、微、淡、远”的琴风。
严天池在所编《松弦馆琴谱》的序言中强调音乐本身的艺术表现,严词批驳了当时滥填曲辞的风气。加之严天池又是文靖公严讷之子,做过知府,显赫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
陈爱桐另一个再传弟子徐青山则更有建树,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学观点总结为24条逐条论述,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溪山琴况》。他弥补了严天池片面强调“迟”的缺点,主张有迟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还把严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收入他的《大还阁琴谱》,因此可以说他全面继承而又丰富了虞山派的琴学。
由于严天池和徐青山的琴学造谐极深,在理论上的建树影响深远,故虞山派风行天下,影响极广。其主要琴谱达十几种之多,流风所披,以至后来兴起的广陵琴派也被人视作“其气味与熟派相同”(《二香琴谱·琴学粹言》),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虞山派上承浙派精华,下启广陵琴风,贡献卓越,故后人称虞山派为“古音正宗”、“黜俗归雅,为中流硫柱”、“明清之际最有影响的琴派”,确实当之无愧。
三百多年来,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辈出,当代琴家吴景略先生尤其值得称赏。吴景略先生有深厚的江南民间音乐基础,有广采博纳的魄力,有敢于进取的创造精神。
他的演奏风格连贯流畅,华丽多姿,有我国南方特有的抒情、柔美、如歌的特点。而在柔美之中,又往往交错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劲的神韵,格调新颖,今人神往。
他既完美地诠释了虞山派古琴艺术的美学精华,又把古琴推到了专业学院的层面,培养出了如吴文光、李祥霆等一批当代名家,在古琴领域之贡献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书法 常熟书法,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唐人张固的《幽闲鼓吹》中即记述有“书圣”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常熟老翁论书的故事。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入选其中的常熟籍书法家就有近200人。
如此众多的书法人才,在全国同类城市屈指可数。张旭虽不是常熟人,但其书法却因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于日臻精进,从而取得了极为突出的个人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也为常熟开启了以书法陶冶素养的风气。
至今城内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学书的古迹与传说。 自元以后,常熟书法名家累世不绝,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涌现的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三位常熟籍书法家最负盛名。
杨沂孙自幼潜心研究书法,尤嗜篆籀之学,所作篆书,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而自成一格。晋代大书法家吴大澄 、吴昌硕、罗振玉等,都曾临习过杨氏篆书。
萧蜕幼年即勤于学书练字,盛年时期书法造诣名闻远近。篆书丰盈而不臃肿,隶书浑秀见长,草书纯正自然,行书圆润活泼,可谓四书皆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家”。
两朝帝师翁同龢,早年学欧、褚、柳、赵。中年学颜,得其风骨,更出入苏米,时称“孩儿体”。
晚年学隶,回腕作书,力追静穆。时人得其片纸只字,辙视为珍宝。
《清史稿》等文献称翁之书法“自成一家,又为世所宗”、“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为乾、嘉以后一人。”常熟博物馆藏有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书法墨宝多幅,可供观赏。
绘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画家迭出。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即有画家一千余人之多,可谓群星璀璨,代有传人。
其中尤以熔南北宗于一炉的“虞山画派”,流风遗韵,于今不衰。 常熟绘画,可追溯到元代的黄公望。
黄氏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散曲,尤精于山水画。创作注重写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带山水为主,或以浅绛或以水墨设色。
构图气势雄厚,笔下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深远。黄公望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幅,被世人视为珍宝。
其中《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现此画一半藏于大陆,一半藏于台湾。黄氏殁后,墓葬于虞山西麓。
明代江南名画家周之冕,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派,被画史称为“勾花夹叶派”。周氏有传世作品三十余幅。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