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于中元节的诗词及其赏析

有关于中元节的诗词及其赏析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7-03 19:11:00 阅读: 次

有关于中元节的诗词及其赏析

1.描写中元节的诗句 中元节诗词有哪些

(一):中元节也是鬼节

《中元节有感》——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解析: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描写出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七月十五这天,是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释放大量孤魂野鬼,让其暂享人间祭祀,称之为地官赦罪。而佛教中称为“盂兰节”。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

(二):中元节也是盂兰盆节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解析: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地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三):中元节不仅是中元节

《中元日观法事》——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唐代诗人卢拱的《中元日观法事》,描写出了观中元节中道家做法事的感悟。此诗中诗人虽然明写观法事,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描写一副太虚遨游的景象,让人凭空多了一些人世的感悟,对世事看得更加清平。

2.没有关于《日赠张尊师》的赏析 具体可以说是没有关于中元节所有诗词

《中元日赠张尊师》

诗人:令狐楚 朝代:唐代 体裁 七绝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要赏析这首诗,首先要知道张尊师是谁?张尊师是唐朝著名的虚玉镜台的道士,而且还是得道高人。那么加上中元节是大家都熟知的鬼节,是地狱大门开放之日,是所有鬼魂

放风的时候,可以回家看亲人的,但对人间来说,鬼节是最阴的时刻,也是什么鬼打墙这些容易发生的时候,那古代人就会去找这些大师保平安的,但张尊师即被成为尊师了

那么地位肯定很高,皇家可以预定的,那作者是很难见到张本人的,所以,第一句就是尊师偶尔来但世俗之地参加中元节,安定人心嘛;如果不是中元节我想尊师肯定是修身养性的

不会出现在这里,但是作者本可能见到的人却未见到,自己在仙官里上香,而尊师却在玉琼山,玉琼山是皇家之地吧。这里面的愁思和作者的别扭要细细来品的,令狐楚的作品学的并不多,也要读有关文章才会了解的,这个是我的个人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下面是李商隐的,你可以结合一下。虚玉镜台为什么出名你也可以看看唐朝那个时候的历史

《中元作》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3.中元见月赏析诗词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4.求<中元节有感><长安杂兴效竹枝体>评论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 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

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 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

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 彩多姿。

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 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 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 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目。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 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 “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 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 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 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现代女作家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 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 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 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

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 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5.余光中中元夜赏析

余光中,原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在四川读中学,曾在厦门大学外文系读了半年,1950年到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先后任编译官及教职。1958年到美国进修,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第二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回台湾教书,先后任教于师范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二度赴美任多家大学客座教席。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到香港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回台湾,在高雄中山大学任教授及讲座教授,有六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活跃于文学界,经常演讲,担任文学奖评审,也多次获得文学奖,包括吴三连奖、中国时报、国家文艺奖、金鼎奖。多年来参与中华民国笔会之工作,并担任会长。多次应邀到中国大陆演讲、访问。其著、译共计四十多种。余光中诗文双璧,是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作家。他是学院诗人,一生追求诗艺的提升。早在1967年,余光中在《五陵少年》的自序中,就宣称自己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可理解为「艺术的多美主义者」。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近一千首诗,为「多妻多美」的信念下了完美的演绎。

《中元夜》表现了余光中从李贺一类诗歌中攫取怪诞意象,抒发人生复杂喟叹的高超诗艺。表现了人生求索不息,寂寥无奈的绵绵恨意,透露出了时代和社会的悲剧感受。全诗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诗美的质地呈现出现代的多元复调,有着强烈的力求使古典艺术经验完成现代的转换的创作自觉。

月夜,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大多数时候是沉浸在朦胧美丽之中的,是乡情、亲情、爱情的圆满的象征。在古代骚人墨客的眼里,夜色中高悬于蓝色苍穹深处的月亮是获得想象的神奇之源,他们赋予她种种美丽不凡的称谓,表达对她的倾慕与向往,玉蟾、桂宫、圆魄、麝月、天镜、玉盘、冰轮、玉

6.以传统节假日为主题的古诗词串词,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

除夜元稹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元宵节《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 宵》 (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寒食节寒食杜甫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蝶恋花(寒食)清明清明诗句《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葬祭名篇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端午节五月五日[宋] 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已酉端午[明]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明] 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七律 端午[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词浣溪沙宋 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齐七夕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

7.古怪诗词鉴赏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请大家猜,大家说它“自然新巧”、“奇妙”,但猜了一阵却都猜不着,作者在书中又始终没有交出谜底,引起后代学人纷纷猜测。

但据我所知的资料,至今总计才猜出四个,其余的答案都是望风捕影站不住脚的。二百多年中,红学家大抵数以百计,研究著述卷帙浩瀚,但大多把这十首诗视为倾舟之暗礁而绕路躲过去,所以至今这十首诗谜的谜底大半仍然是悬案。

为此,我愿将我对这些诗谜谜底的思索结果奉献出来,作为与同道之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契机。 那是在史无前例的1973年,其时我已遭三次抄家,简直已无书可读了。

寂寞中从村中亲友处借到一本《红楼梦》(第二册,31—60回),仔细地读了起来,不再象学生时代读书时的浮光掠影,这才发现这十首诗背面却隐藏着十个谜语。当时那本书注释甚略,对谜底未作任何揭示,于是我便主观地猜测起来。

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竟先后猜测出《交趾怀古》、《青冢怀古》、《梅花观怀古》、《赤壁怀古》、《桃叶渡怀古》、《淮阴怀古》、《蒲东寺怀古》七首诗的谜底来,心情颇为振奋;但又想自己还是孤陋寡闻的,我个人的猜测可能早被诸多红学家的智慧所照彻。 1979年我从山村回到城市中学任课,第二年到图书馆翻检有关资料,这才发现诸名家的猜测结果既有一致的,又有更多的是不一致的;一致的只有《交趾》、《青冢》、《梅花观》三首,而其余各首却有巨大差异。

反复斟酌原诗,我更确信自己的见解对前人是一点超越,令人感到鼓舞。 同时, 这也激励我再继续攻克其余三首诗谜底的决心, 到1982年又解决了《广陵怀古》、《马嵬怀古》的谜底。

为整理这些材料,1992年读北京师大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从注释里得知王希廉对《马 嵬怀古》已作了准确的猜测,又正与我的结果一致,这一猜测使他比周春和徐凤仪高出了一头。遗憾的是,《钟山怀古》一首我至今尚未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对这首诗,周春猜测为“肉”,似乎荒诞无稽:王希廉猜测为“耍猴”,似乎也颇为牵强:徐凤仪猜测为“傀儡”,揆之原诗有二句是说得通的,但另两句便难以圆解,而正确的答案总是和全诗各句和谐统一的。顺便补充一句,“傀儡”更有“木偶戏”与“皮影戏”之分,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既然《交趾》、《青冢》、《马嵬》和《梅花》观四首清代人已经作出结论、而《钟山》的谜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可以略而不提,故谨将我对其它五首的探索结果略作一番说明: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它在十首诗中居于首位,制作上十分精湛。

从咏史的角度看它是追怀赤壁之战的历史: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气吞万里,孙权、刘备联合抗击,在赤壁以火攻曹操船只,大破之。 清代的周春猜测是“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意思是“走马灯”,但非得是他说的那样——要在灯上绘上“战舰水操”的情景,否则这灯便和诗谜搭不上关系。

徐凤仪猜测是“法船”,是旧俗鬼节时祭鬼所用,系用纸糊扎成船,上面并扎僧人诵经之状,船头更列众鬼,放置于江面——称放焰口,最终焚为灰烬。以全诗揆之,与“赤壁沉埋”、“徒留名姓”等语并无瓜葛,所以不能令人折服。

有人猜测是“蚊子灯”,还是不着边际。有的学者比较慎重,没有轻意猜测,但感到涵咏全诗倒觉得笼罩一层阴沉冷峭的气氛,认为是影射大观园不祥的结局,这种认识却不无道理。

我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是“棺材”!用原文的四行诗一一审核,没有丝毫滞碍之处。 1、棺材的各面均涂朱赤,正与诗题“赤壁”二字吻合, 说它影射荣宁二府虽灸手可热,但终不免崩溃灭亡的命运真是最恰如其分了;“棺材”简直就是这一家族注定衰败破落,从而也暗示其所属的封建社会也必将走向崩溃灭亡的形象而准确的象征。

2、首句写棺材之埋葬;第二句以空舟喻棺材之外形, 棺材正面须写明死者名姓;第三句是安葬之际在鼓乐喧阗中亲人哭泣、火化冥物之情景;第四句是最终结局——历史上无论谁也逃脱不掉进入棺材的命运。——简直是一幅丧葬风俗画! 如果偏重于咏史,可以这样翻译: 赤壁战后,死者沉溺阻滞了江流, 死者徒然留下名姓,江上是焚毁的船舟; 凄风中满天大火把曹兵烧得悲号惨叫, 无数的英魂都从此进入了冥府。

如果按咏物诗翻译,又可以这样表述: 它四壁朱赤,终被沉埋于地下, 它形如空舟,载入徒然死去的人; 埋葬之际亲人一片号啕,冥物都被焚烧, 历史上多少英雄也未能逃出这个归宿!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从咏史角度上看,四句诗简明地概括了韩信的生平遭遇:1、韩信少年时曾受胯下之辱。

2、后来被封为三齐王, 由此埋下了被害的祸根。3、贫贱时受尽世俗的冷落。

4、曾蒙受漂母的一饭之恩,发迹后酬以千金重报。 此诗清人猜测纷纷,但无一中的。

周春猜测为“兔”,令人匪夷所思:徐凤仪猜测为“马桶”,大抵他完全被“三齐位定”、“轻鄙”、“一饭之恩”等字句所迷惑,而。

本文标题:有关于中元节的诗词及其赏析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