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农业诗词解析

1.关于农业的古诗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时居停务)》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总角人家塾,学经至豳诗,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今兹垂九十,谢事居海涯,戴星理农业,未叹筋力衰。四月筑麦场,五月潴稻陂。
秉火去螟蝗,磨刀翦棘茨。西成大作社,歌鼓乐圣时。
《自诒》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健忘闲何害?贪眠老正宜。本心惟泥酒,余习略存诗。
未废春农业,犹堪幼学师。微官何所恋,请老五年迟。
《山居杂诗九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莳松须残腊,栽花宜早春。移竹日随月,种麻月及辰。
旺方八卦定,农诗七月陈。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
尝稻》 年代: 宋 作者: 罗公升 楚稻中秋熟,珠玑碗面浮。已谙藜藿味,敢作稻粱谋。
农业年年减,官征日日稠。凭谁寄焦饭,少慰倚门忧。
《送知府余少卿》 年代: 宋 作者: 强至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新春》 年代: 宋 作者: 叶茵 老来分外喜新春,春事关心世事轻。
棋肯输时方是著,路疑险处不须行。雨催农业鸠夫妇,风带边声雁弟兄。
办得斗园邻屋角,剩栽芝术了余生。 记十五日夜星犯月(李曾伯)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 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
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 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
使其香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 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越。
正当岁星在整套分,不待一言退荧惑。 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一家混吴越。 病夫得复见太平,原以余年才农业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有关农业的古诗
1、《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农家》——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3、《田上》——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
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4、《咏田家》——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译文】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5、《题农父庐舍》——唐·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译文】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3.举例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与农业社会的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国之所以是历史悠久、有着璀璨文化的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这神州大地上能生存、繁衍、发展、进取,也是基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绵延。中国诚所谓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苦难中始终蕴育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的咏农诗歌更是时刻在记录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农业发展。当然,从某种角度我们也不难发现,不仅中国的咏农诗歌记录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咏农诗歌的发展,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咏农诗歌既有贴近大自然,与大自然产生亲切的生命共感,达到与自然间的主客交融、物我为一的真实古代务农者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有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剥削劳动者的黑暗的社会情况的描写;既有对农夫们创造农业具械的智慧和好丁们在劳动中的表现出的集体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有对农民世世代代担负沉重的租税,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政治局面所表达出愤慨不平之情,中国古代咏农诗歌出呈现出的画面无不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是中国农业历史的另一种体现与记录。
4.描写农业的古诗词有哪些
1、《悯农》(一)[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悯农》(二)[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悯农》(三)[唐]李绅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4、《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四时田园杂兴》(一)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6、《四时田园杂兴》(二)[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7、《秋雨叹》(二)[唐]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8、《岁晏行》[唐]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9、《新晴野望》[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0、《田家杂兴八首》[唐]储光羲 春至鶬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 网罟绕深莽,鹰鹯始轻翼。
猎马既如风,奔兽莫敢息。 驻旗沧海上,犒士吴宫侧。
楚国有夫人,性情本贞直。 鲜禽徒自致,终岁竟不食。
田家趋垄亩,当昼掩虚关。 邻里无烟火,儿童共幽闲。
桔槔悬空圃,鸡犬满桑间。 时来农事隙,采药游名山。
但言所采多,不念路险艰。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 平生养情性,不复计忧乐。
去家行卖畚,留滞南阳郭。 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
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 忽见梁将军,乘车出宛洛。
意气轶道路,光辉满墟落。 安知负薪者,咥咥笑轻薄。
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 筑室既相邻,向田复同道。
糗糒常共饭,儿孙每更抱。 忘此耕耨劳,愧彼风雨好。
蟪蛄鸣空泽,鶗鴂伤秋草。 日夕寒风来,衣裳苦不早。
梧桐荫我门,薜荔网我屋。 迢迢两夫妇,朝出暮还宿。
稼穑既自种,牛羊还自牧。 日旰懒耕锄,登高望川陆。
空山足禽兽,墟落多乔木。 白马谁家儿,联翩相驰逐。
种桑百馀树,种黍三十亩。 衣食既有馀,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 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 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 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11、《苦热行》[唐]齐己 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 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
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欲焦。 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
12、《农家望晴》[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3、《田园观雨兼晴后作》[唐]孟云卿 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 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 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
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 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 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14、《插田歌》[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15、<诗经>良耜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5.描写农业的诗句
《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三)[唐]李绅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四时田园杂兴(一)[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二)[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秋雨叹(二)[唐]杜甫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6.举例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与农业社会的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国之所以是历史悠久、有着璀璨文化的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这神州大地上能生存、繁衍、发展、进取,也是基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绵延。中国诚所谓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苦难中始终蕴育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的咏农诗歌更是时刻在记录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农业发展。当然,从某种角度我们也不难发现,不仅中国的咏农诗歌记录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咏农诗歌的发展,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咏农诗歌既有贴近大自然,与大自然产生亲切的生命共感,达到与自然间的主客交融、物我为一的真实古代务农者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有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剥削劳动者的黑暗的社会情况的描写;既有对农夫们创造农业具械的智慧和好丁们在劳动中的表现出的集体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有对农民世世代代担负沉重的租税,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政治局面所表达出愤慨不平之情,中国古代咏农诗歌出呈现出的画面无不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是中国农业历史的另一种体现与记录。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