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袁有关的诗词

1.含有“袁”字的诗词有哪些
1、《水龙吟·冻云阁雨》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冻云阁雨,长风送雪,万里无凝滞。斜斜整整,纯白入素,应同太始。袁巷萧条,冷光寒透,有人曾至。但圆虚上下,澄明莹洁,如□□、混元气。时听松篁泻坠。任山川、珠联玉缀。一尘不染,一毫不现,真空妙治。祥应三白,润归多稼,已成丰岁。待收拾大翁,茶盐贺喜,兴村东醉。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冻卧袁安已复苏。闭门那患出无车。
似渠人物到今无,可笑昆山夸片玉。
须怜沧海叹遗珠。时来应许捋君须。
3、《水龙吟·少年管领良宵》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4、《水龙吟·玉龙飞下残鳞》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且摩挲霜鬓,嘲吟冰筋,共荆人喜。
5、《水调歌头·幻出广寒境》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2.古代关于《袁》的诗句
汉字:袁
拼音:yuán 声母:y
部首:衣部 部首笔画:6笔
笔画:4划 总笔画数:10笔
笔顺:横竖横竖折横撇折撇捺
简要解释:
袁
yuán
姓。
汉字输入法编码:
五笔型86:fkeu 五笔型98:fkeu
全拼输入:yuan 双拼输入:yr
四角号码:40732 电报码:5913
郑码输入:bjr,bj 太空码:toyf
导码输入:gok 太极码:5913
部首输入:dkp,dkw 区位码:D4AC
3.含有袁字的诗词
1、《水龙吟·冻云阁雨》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冻云阁雨,长风送雪,万里无凝滞。
斜斜整整,纯白入素,应同太始。袁巷萧条,冷光寒透,有人曾至。
但圆虚上下,澄明莹洁,如□□、混元气。时听松篁泻坠。
任山川、珠联玉缀。一尘不染,一毫不现,真空妙治。
祥应三白,润归多稼,已成丰岁。待收拾大翁,茶盐贺喜,兴村东醉。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冻卧袁安已复苏。闭门那患出无车。
似渠人物到今无,可笑昆山夸片玉。须怜沧海叹遗珠。
时来应许捋君须。 3、《水龙吟·少年管领良宵》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
笑英雄、等为形役。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4、《水龙吟·玉龙飞下残鳞》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筋,共荆人喜。 5、《水调歌头·幻出广寒境》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4.与稻田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1.唐 韦庄《稻田》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2.唐 刘禹锡《麻姑山》
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 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 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
3.唐 刘驾《江村》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4.唐 詹敦仁《柳堤诗》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5.唐 法振《陈九溪中草堂》
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 弁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6.宋 杨无咎《曲江秋》
鸣鸠怨歇。对急雨过云,暗风吹热。漠漠稻田,差差柳岸,新沐青丝发。楼上素琴设。爱流水,随弦滑。深炷龙津,浓熏绛帏,博山频揭。 超绝。遥岑吐月。照苍茜、重重叠叠。恍然身在处,浑疑同泛,花舫波喷雪。滉漾醉魂醒,惊呼不是沤生灭。伫望久,空叹无才可赋,厌听鶗鴂。
7.唐 薛逢《题独孤处士村居》
江上园庐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林峦当户茑萝暗, 桑柘绕村姜芋肥。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
8.唐 温庭筠《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门带果林招邑吏, 井分蔬圃属邻家。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9.唐 戴叔伦《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 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
10.唐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 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苹洲。 菡萏红涂粉,菰蒲绿泼油。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 紫洞藏仙窟,玄泉贮怪湫。精神昂老鹤,姿彩媚潜虬。 静阅天工妙,闲窥物状幽。投竿出比目,掷果下猕猴。 味苦莲心小,浆甜蔗节稠。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 逐日移潮信,随风变棹讴。递夫交烈火,候吏次鸣驺。 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客迎携酒榼,僧待置瓯。 小宴闲谈笑,初筵雅献酬。稍催朱蜡炬,徐动碧牙筹。 圆盏飞莲子,长裾曳石榴。柘枝随画鼓,调笑从香球。 幕飏云飘槛,帘褰月露钩。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 弦管宁容歇,杯盘未许收。良辰宜酩酊,卒岁好优游。 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饱餐为日计,稳睡是身谋。 名愧空虚得,官知止足休。自嫌犹屑屑,众笑大悠悠。 物表疏形役,人寰足悔尤。蛾须远灯烛,兔勿近罝罘。 幻世春来梦,浮生水上沤。百忧中莫入,一醉外何求。 未死痴王湛,无儿老邓攸。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 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劳君频问讯,劝我少淹留。 云雨多分散,关山苦阻修。一吟江月别,七见日星周。 珠玉传新什,鹓鸾念故俦。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 驿舫妆青雀,官槽秣紫骝。镜湖期远泛,禹穴约冥搜。 预扫题诗壁,先开望海楼。饮思亲履舄,宿忆并衾裯. 志气吾衰也,风情子在不。应须相见后,别作一家游。
5.【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6.袁枚关于秋月的古诗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曾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从帮忙到扯淡》)《随园诗话》,是清人众诗话中最著名的一种。
作者袁枚(1716一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放江南任知县,十三年(1748)辞官而定居于江宁小仓山随园,故世称随园先生,其晚年亦自称随园老人或仓山叟。作为“一代骚坛主”,袁枚总领文苑近五十年,其所标举的“性灵说”诗论风靡乾嘉(1736一1820)诗坛,使沈德潜鼓吹的拟古“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歪风为之一扫,使清代诗坛别开生面。
《随园诗话》正是袁枚为宣传其“性灵说”美学思想而编撰的著作。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