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上人间古诗词

1.古代诗词中有那些天上人间的句子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郎神 柳永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念奴娇 张孝祥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
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
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卜算子 黄庭坚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破阵子 辛弃疾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
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
更着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鹧鸪天 朱敦儒【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
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欢后笑,怒时瞋。
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鹊桥仙 朱淑真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如何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2.天上人间的诗句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郎神 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念奴娇 张孝祥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
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
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卜算子 黄庭坚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破阵子 辛弃疾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
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
更着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鹧鸪天 朱敦儒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
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
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
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鹊桥仙 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如何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3.关于有天上两字的诗句
有天上两字的诗句
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赠花卿
作者: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秋登楼望月
作者: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4.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出自那篇古文
一、“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出自南唐.李煜的《浪淘沙令》,意思是——
事如同落花流水,一去不返。春已不再,今夕往昔,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二、附原文如下: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流水”二句,既与上片“春意”遥相照应,又象征着国亡身俘命运的不可逆转,正是人间天上,永无相会之日。全词从“梦里贪欢”的幻觉,“别易见难”的哀叹,到“流水落花”的象征,吟唱出凄凉绝望的人生悲剧。
三、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