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有关的诗词

1.有谁知道关于24节气的诗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2.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枫桥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露》 年代: 唐 作者: 徐寅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
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
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 《重九日宴江阴》 年代: 唐 作者: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蒹葭》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
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
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
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
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
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衡山》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
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螺簇山低青点点,线拖远水白迢迢。
当门老桧枝难长,绝顶寒松叶不雕,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尽雪方消。猥岩老衲针常把,度夏禅僧扇懒摇。
雷向池中兴雨泽,鸟於窗外奏萧韶。游人未必长居此,暂借禅房宿两宵。
3.霜降古诗词大全
关于霜降的诗歌-【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关于霜降的诗歌-【岁晚】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关于霜降的诗歌-【谪居】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关于霜降的诗歌-隔一年和国栋送别诗
(严公回赠2007.10.23)
丙戌霜降天已寒,含泪匆匆别西站。
又是一度秋风劲,更有无限春光暖。
子期驻足窥天赖,国栋信手赠诗篇。
纵使数年不谋面,依旧天涯咫尺间。
虚度光阴又一载,一事无成到中年。
耳畔依然响战鼓,眼前何处见尘烟。
铸就“砂轮”断钢铁,谱成“末日”筑防线。
过眼烟云如白驹,躲进庭院无大战。
曾经兄弟欲别往,巧动心机挽君还。
若无手足两厢愿,哪有并肩四百天。
但求情意如陈酿,久后开坛格外鲜。
品茗品人品德才,鲁北布衣最留恋。
关于霜降的诗歌-【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关于霜降的诗歌-【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蜷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关于霜降的诗歌-【泊舟盱眙】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关于霜降的诗歌-【送李翥游江外】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关于霜降的诗歌-【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4.关于霜降的诗句有哪些
1、唐·白居易《岁晚》 原文选段: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释义: 霜降时节水流入深涧,风把残叶吹落到山林里,不知不觉中一年已即将结束,万物都回复到本源的状态 2、唐·岑参 《送李翥游江外》 原文选段: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释义: 我们认识了十多年了,见到你的时候你只是一个小官。
家里贫穷俸禄也很少,到了霜降时节衣服穿的还很单薄。 3、唐·白居易《谪居》 原文选段: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释义: 火把阴冷山涧的松树烧成了灰烬,霜降时节园林里的花朵都凋谢落地了。
草木的盛衰和人的运势一样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这难道都是上天的旨意。 4、唐·张继《枫桥夜泊》 原文选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5、宋·苏轼 《梨》 原文选段: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释义: 霜降的时候红梨熟了,柔弱的枝条已经快承受不起果实累累的状况。
还没有吃的时候就非常想吃,梨子完全熟透快要腐烂的时候春天的冰雪就融化了。
5.有关大雁的诗句有出处有作者有雁字,有作者
古代咏雁诗集粹 卢贤生 每当萧飒的秋天季节,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古人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这也是古诗材料。
如陆游《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古人云:“雁行有序”,雁的组织性很突出的,雁在飞行时,飞在队伍前头的一只雁,都是由体强识途的老雁担任,雁阵的线条整齐,两雁之间的距离保持匀称。据科学分析,这是雁充分利用气流进行飞行的一种奇妙的“节能术”。
我国常见的雁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是候鸟,有着一年一度的迁徙,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
当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赋诗云:“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古人早就知道雁有年年迁徙的习性。
由于雁有季节准确的迁徙,古人把它视为音讯的“使者”,历史上还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雁一年两度的迁徙,说明它对于天气的冷暖变化的反应很敏锐。
华北农村流传民谣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总来。”如果大雁迁徙的提早或推迟,预示着当地天气有反常的现象。
诗人陆游留心雁儿的活动并揭示它和气候的对应关系。如他在《夜归》诗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此诗地点是浙江省绍兴,当年雁儿在中秋前提早南飞过浙江,结果天气早寒。近来对大雁观察记录也表明,大雁提前南飞,结果北方天气早寒,南方气温也比常年偏低。
虽说雁是候鸟,秋季霜降南旋,但古代诗词经常和雪联在一起,这似乎有悖事实。著名的有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引起一场现代对雁生活习性新研究,起因出自科学家华罗庚针对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写了一首质疑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质疑诗一出,报刊、杂志争相刊载,大加赞赏,借此勉励后生,要善于独立思考,疑前人所未疑。
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华诗欠妥,说“雪中雁”和“月黑雁飞高”确是事实。 查阅古诗,很多诗人描写了雪和雁。
例如唐代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唐代贺朝《从军行》:“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这情景跟卢纶的《塞下曲》很一致,作为候鸟的大雁,为什么还遭遇大雪呢?这主要与气候的多变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塞外气温骤降,大雁刚刚南飞,白雪就覆盖大地。另外中国地理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塞外在农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诗)“五月天山雪”(李白诗),所以大雁难逃“雪网”的。
大雁归迟遇雪之情,也见于古诗,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诗:“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虽说月黑看不见雁,但雁过有声,“月黑雁飞高”就不足奇了。
古诗仍有这方面的佐证。如唐代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宋代梅尧臣《秋雁》诗:“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所谓“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响声,它们就立刻鸣叫报警,接着,群雁也随之惊起鸣叫,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惊起宿雁。
一声不响,默默飞行的群雁是没有的,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月黑之夜,什么都难以看见,为什么还知道雁从空中飞过呢?其原因就是俗话说的“雁过留声”。 另外,卢纶是唐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山西的北部是长城,后来当过河中元帅府判官,所以他有边塞的生活基础,不会不亲眼目睹雪中雁、黑天雁,《塞下曲》关于雁的描写应该说是科学真实的。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网)。
6.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霜降的古诗大全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山行 唐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 月 宋 ? 陆游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
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 ? 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过故人庄 唐 ?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 ?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岁晚 唐 ?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大水 唐 ? 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玩止水 唐 ? 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泊舟盱眙 唐 ?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舟中杂纪 其十 元 ? 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 ? 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八声甘州 宋 ? 柳永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7.关于霜降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
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古乐府白紵四时歌》黄庭坚)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谪居》白居易)
《枫桥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露》
年代: 唐 作者: 徐寅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
8.关于霜降的古诗有哪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
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古乐府白紵四时歌》黄庭坚)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谪居》白居易)《枫桥夜泊》年代: 唐 作者: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露》年代: 唐 作者: 徐寅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
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
《重九日宴江阴》年代: 唐 作者: 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蒹葭》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9.关于霜降的诗歌有哪些
关于霜降的诗歌:一、观村人牧山田(钱起)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二、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张九龄)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蜷局,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三、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李约)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四、泊舟盱眙(常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